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新闻记者基层行 >>
文字:   打印

鱼塘边,水产专家“问诊把脉”
www.dqnews.com.cn 2011-08-26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8月26日,《今日德清》第一版报道了《汪刺鱼频频发病 急煞三林村养殖户,渴盼专家“问诊把脉”》引起了多方关注。当天一早,县农业局局长胡雪荣看到报道后,立刻嘱咐局里的分管领导和水产专家到三林村现场查看,指导养殖户“对症下药”。

  上午10点左右,记者随同县农业局、禹越镇相关负责人和水产专家贺宝祥赶到鱼塘的时候,周林峰刚从新市为鱼儿买药回来。一见到专家,周林峰忙不迭从塘里捞了几条汪刺鱼上来,向大家说起了自己的烦心事(见图,记者 姚海翔 摄)。

  周林峰拿起一条汪刺,向专家比划着说道:“这几条汪刺的状态还行。前段时间发病的时候,鱼身泛黄,黏液很多,有的还有出血情况……眼看就到8月底了,又要到汪刺鱼的发病期了,就怕跟上回一样,发病一个月。”说到这里,周林峰一脸担忧。

  “整整发病了一个月?汪刺死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平时发病主要是哪几种症状?……”对刚捞上来的几条汪刺进行详细检查后,贺宝祥还向周林峰了解起用药、水质的检测结果以及日常鱼塘管理情况。

贺宝祥思索了片刻,接着说:“鱼儿发病频频,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对症下药。像这个利巴韦林的药根本不用吃。你的鱼塘汪刺都是细菌性引起发病,而利巴韦林则是抗病毒用药,鱼儿吃了之后适得其反……”

  针对鱼塘实际情况,贺宝祥一一作了科学的解答和技术指导。听完这些,周林峰心里总算有了底,脸上终于绽放出了笑容。他表示将按照专家的意见,赶紧科学、合理地用药,尽量挽回损失。离开前,贺宝祥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叮嘱周林峰一旦鱼儿再发病立刻打电话给他。

  在查看了其他养殖户的鱼塘情况后,贺宝祥告诉记者:“汪刺鱼是发病率较高的鱼种,饲养前期要搞好苗种鱼塘的消毒,饲养过程中要搞好水质的管理。最重要的是搞好防治工作,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不能乱用药,出现病症,一定要对症下药。”

  另外,禹越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也邀请周林峰、沈有良等一批养殖户,常去镇农办坐坐,讨论养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为大家答疑解惑。

编后:群众呼声是第一信号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在新闻记者基层行活动中,记者了解到养殖户的烦心事后迅速报道,表明了记者与百姓心贴心,敢于为民鼓与呼;报道刊登后,农业部门领导、专家和乡镇领导闻风而动,体现了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也是“有困难我来办”的具体实践。

  随着新闻记者基层行活动的开展,媒体可能还会传递出百姓新的期盼,只要各级干部拥有“激情、担当、超越”,敢于直面、破解问题,就一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作者: 记者 罗垚 通讯员 曹晓萍 实习生 张犁
分享到:

相关稿件
汪刺鱼频频发病 急煞三林村养殖户    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