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男子失散51年终回德清认亲 中秋团圆了却牵挂
时间: 2025-10-09 来源: 作者: 记者 陈明月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爸、妈!我回来了!”近日,在禹越镇高桥村一户农家,51岁的韩勇终于见到了亲生父母钟叙荣和钟凤珠。三人紧紧相拥,这是他们时隔51年的首次相见,一旁的亲人与邻居们都为之动容。

  “真像,和妈妈真像!”初见韩勇,大家忍不住激动地说道。49岁的钟红梅虽是第一次见到亲哥哥,却倍感亲切。她感慨地说,这一切多亏了南浔区圆梦志愿者协会一个月前的一次探访,才圆了全家几十年的心愿。

  1974年,钟家迎来了第三个儿子,也就是韩勇。然而由于家境贫寒,出生仅三天,夫妻俩无奈将他送往新市一户人家收养。此后多年,钟家人时常提起这个失散的儿子,钟红梅坦言:“想找,可父母不懂怎么找,农村信息也闭塞。”这中间钟家其他成员也曾试过寻找,但始终没有结果。

  而另一边的韩勇,最终被山东一对善良的夫妻收养。不幸的是,他三十多岁时,养父母相继离世。也正是在那时,韩勇偶然得知自己的身世。“我知道我出生在浙江,其他信息无法得知。”韩勇说,这个模糊的线索如同大海捞针,希望渺茫。但随着年龄增长,他寻根的愿望越发强烈。

  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韩勇在网上看到了浙江省嵊州市公安局鹿山派出所民警、浙江团圆联盟成员单位“和合”寻亲工作室负责人商朝阳警官的视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联系了商警官,令他惊喜的是,这次尝试得到了回应。

  通过血样比对和大数据筛查,今年8月,“和合”寻亲工作室发现韩勇与德清一位市民、也就是钟叙荣夫妇的二儿子,可能存在亲缘关系。工作室立即联系南浔区圆梦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多方走访、打听,最终成功找到了钟叙荣夫妇,并采集了血样。最终,经过科学的比对确认,韩勇就是他们失散了整整51年的亲生儿子。

  “我爸妈一直不敢相信,反复确认了好多遍,生怕希望再次落空。”钟红梅说,等待结果的那些天,父母几乎夜不能寐。而在得知喜讯后,两位老人既激动又忐忑,“妈妈总觉得愧疚,不知该如何面对。”为了迎接韩勇,这几天全家早早开始大扫除、准备饭菜,忙碌中满溢着期待。

  血浓于水,亲情终得圆满。“非常感谢公安民警和志愿者们的帮助,让我们一家能在中秋前夕团圆。”韩勇动情地说,从今往后,德清也有了牵挂的家,他会带着妻子和孩子常回来,与亲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