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民村,生态农场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在灯塔村,咖啡馆飘出浓郁咖啡香和窑烤面包的麦香;在龙凤村,羊肚菌破土而出,山桐子苗正茁壮成长……夏末秋初,舞阳街道的山林田野间,一派生机勃勃。
这些充满活力的场景,背后是一群青年创客的奋斗故事。他们中有70后、80后、90后,来自不同行业,却都选择将梦想扎根在舞阳的乡土之中。他们以创新的理念、前沿的技术和拼搏的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绘就了一幅城乡共融、共富共赢的美丽画卷。
申屠雄列:生态农场四季焕新
布布熊生态农场中,孩子们在水乐园嬉戏玩耍,家长们在树荫下悠闲地品尝咖啡,远处是郁郁葱葱的农田和果园。这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森林水乐园,今夏成为了长三角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地。
来自杭州的申屠雄列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创业者,2014年,他来到舞阳街道山民村,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吸引,创办了布布熊生态农场。作为一位在商海打拼多年的70后企业家,他在游客和朋友的建议下,逐步将布布熊打造成主打亲子游的乐园。“以往,春秋季是农场人流最多的季节,周末游客可超1000人。但由于是户外乐园,夏季和冬季人流量偏少。”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转机出现在今年暑期。布布熊森林水乐园投入运行,迅速成为旅游市场新宠。7月~8月,水乐园共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最多一天超过1500人。杭州游客李女士带着孩子来了两次,第二次还安利了朋友组团前来。“暑期在山里玩水是最好的选择,明年还会来。”她说。“火爆的水乐园拉动了农场整体消费,孩子们玩水的同时,家长可以品尝咖啡和下午茶,还会购买农场的文创产品。”申屠雄列透露,下一步,他将引进新设备,将森林水乐园改造成雪乐园,打造另一个属于冬天的旅游IP,让布布熊真正成为四季皆宜的乐园。
作为舞阳街道的创业“老兵”,申屠雄列已在此耕耘十一载。从最初摸索种植乐园,到如今打造出四季皆宜的亲子农场,他亲历并参与了这片土地的蜕变与发展。面对越来越多前来考察和游玩的年轻人,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舞阳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开放包容的创业环境和务实高效的政策支持。无论是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还是文化创意,都能在这里找到成长的土壤。”他期待着更多有梦想、有创意的年轻人来到舞阳,在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实现价值,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陈建文:老厂房变身网红咖啡馆
九月的第一个周末,位于灯塔村的“时序·野草集”咖啡馆内座无虚席,网红拍照点前排起了队。“早就听说了这家店,暑假怕没座位,特地错峰来,没想到人还是这么多。”顾客张女士一边修图,一边品尝着新鲜出炉的窑烤面包。
按咖啡销售量统计,从7月下旬营业至今,“时序·野草集”的客流量已超过8000人,周末单日客流量超过300人。谁能想到,这座充满设计感的咖啡馆前身是废弃多年的老塑料厂。
今年年初,陈建文回到灯塔村,发现了这个长期无人问津的老厂房。经过多次调研和沟通,他将这一资产承租下来,并与村集体达成合作——除基本租金外,村集体以资产作价入股形式每年享受分红。这种双赢的合作方式,既激活了沉睡资源,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陈建文保留了老厂房的屋顶与钢梁结构,将其变身为“青年入乡”咖啡馆,配合周边银杏、柿子树与稻田等自然景观,为乡土注入年轻活力和质朴美感。他还租赁闲置地块建设停车场,既美化了环境,又解决了停车难问题,直接带动了村民就业。
在这里,柴火窑烤的面包带着乡土的诚意,手冲咖啡的香气裹挟着都市的节奏,艺术摆件无声讲述着新时代的乡村叙事。如今,“时序·野草集”已成为灯塔村的亮丽名片,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都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杨哲康:数字技术激活山林经济
龙凤村的千亩山林间,一个年轻的身影正穿梭在山桐子苗圃内。1996年出生的杨哲康曾从事互联网行业,积累了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经验。2022年,他毅然返乡,投身于家乡龙凤村的苗圃经营,以数字思维和技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成为一名致力于乡村共富的“农创客”。
创业之初,挑战重重,但杨哲康利用技术背景进行精准管理和市场分析。去年年底,他在基地实验林下种植羊肚菌和赤松茸。“羊肚菌亩产量约450~500公斤,鲜货主要销往杭州市场,价格不错。赤松茸也喜获丰收,基地平均日采收量超过250公斤。”通过分级销售,他们最大化提升了产品价值。
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了山桐子这一宝藏树种——既是高产的木本油料作物,又极具观赏价值。同时,他敏锐捕捉到林下经济的巨大潜力。2025年,启动“龙凤村山桐子及林下经济共富项目”,规划建设2400亩的生态立体循环山林经济基地。
最让这位年轻创客自豪的是项目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目前基地日均聘用本村及周边农户80位以上,人均收入200元一天。”这让许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稳定增收。
“从创业前的沟通鼓励,到基地建设、政策咨询、土地流转等,村委的支持贯穿始终。”回顾创业经历,杨哲康深感幸运。接下来,他计划进行高温菌种实验,扩大种植规模,绘就山桐子深加工和乡村文旅开发的长远蓝图。
如今,在舞阳街道,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正为青年创业提供坚实支撑。今年以来,街道通过建立“线索排摸-项目落地-认定”全链条工作机制,成功排摸青创线索55条,上报项目21个。同时,联合多家青创空间为企业提供注册、融资等“一对一”精准服务,累计解决难题70余个。
下一步,舞阳街道将持续优化青创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深化“一站式”创业帮扶模式,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转化。同时,进一步放大品牌矩阵效应,通过举办青创大赛、创业沙龙等活动营造更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更多优秀青年返乡入乡创业,为舞阳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加澎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