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共富路上虾塘情
时间: 2025-05-16 来源: 作者: 记者 陆彦伶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清晨六点,下渚湖街道上杨村养殖基地的水面还泛着青灰色,马爱忠身着雨衣,手持饲料盆,一步一步缓缓下塘喂食。马爱忠的右肢因多年前的一场意外落下残疾,行动间稍显迟缓。

  “草种好了,虾才能养得好,上次跟我说的我都记着呢。”马爱忠对身后穿胶靴的技术员喊道。三十米外的虾塘中央,浙江省淡水研究所的专家正将水质检测仪沉入水中,电子屏上的PH值从6.8跳升至7.2——这是今年第3次现场教学。

  五年前那场灾难仍刻在马爱忠记忆里。2019年,他的虾塘连续三天漂浮死虾,腥臭弥漫半条河道。“当时急得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找不到原因。”他摸出手机翻出当年的照片:成筐的死虾堆成惨白的小山。

  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基地的技术指导人员来了。他们仔细检查了虾塘的水质、饲料等情况,经过一番排查,终于找到了原因——是饲料出了问题。技术指导人员当即建议马爱忠更换饲料,并耐心地指导他如何选择合适的饲料、如何调整养殖方法。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马爱忠迅速更换了饲料,并对虾塘进行了全面调整。

  来年,这批虾养得格外好,马爱忠也成功挽回了损失。说起这段经历,马爱忠满是感激:“多亏了技术老师,要不是他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现在,技术指导人员还会定期来到虾塘,为马爱忠和其他养殖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从虾苗投放、饲料投喂到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悉心指导,确保养殖户们能够科学养殖、增产增收。

  如今,56岁的马爱忠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青虾养殖户。“养虾后的收入是以前工厂上班的好几倍!”马爱忠笑着对记者说道,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去年,他的虾塘净利润高达20余万元。

  马爱忠的成功并非个例。在下渚湖街道,像他这样通过青虾养殖实现创业梦想的残疾人还有很多。下渚湖街道辖区内现有青虾养殖户561户,养殖面积达16108亩,其中帮扶残疾人40户,面积738亩。

  为助力残疾人创业增收,2022年3月,街道以吴越农业公司为依托,精心打造了青虾养殖创业帮扶基地,并同步推出“水精灵”助残共富项目,为残疾人群体搭建起一个全新的创业就业平台。

  “为确保基地的高效运行,街道凝聚多方力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帮扶服务体系。”下渚湖街道残联理事长钱晓凤介绍,为降低残疾人创业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街道还积极收集现有创业帮扶优惠政策,与吴越农业、农商银行、海大饲料、青虾综合市场等签订合作协议,为残疾人提供种苗购买、技术指导、贷款利率、饲料价格、青虾销售等全方位的优惠让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