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川西高原,小金县的山谷间机械轰鸣。近日,记者在海拔2850米的小金县建筑垃圾填埋场看到,硬化后的进场道路平整延伸,工人们正对预处理车间的设备进行最后调试,这座凝聚浙川协作智慧的生态项目即将投入使用。
“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通过验收,正进行最后的绿化修复和智慧监控系统调试,预计4月末正式投运。”项目单位负责人胡健介绍。
作为对口支援重点项目,该填埋场总投资3300万元,建设规模包括场内工程和场外工程两部分。项目建成后,将补齐小金县固废处理设施短板,预计年处理建筑垃圾可达1.5万吨,使用年限为13年,服务范围覆盖全县18个乡镇。通过“分类收集-专业运输-规范填埋-资源利用”的全链条管理,将极大改变以往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小金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生态账:“项目运行后,每年可减少土地占用8.3亩,降低扬尘污染80%以上,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