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置身花海,让人感觉特别惬意。”游客王晓璇笑着说。近日,新安镇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内220亩的油菜花迎来了盛开期。粉橙紫白,花浪随风摇曳,织就一幅流动的立体油画,慕名而来的游客穿梭其间,用镜头定格这场春日视觉盛宴。
这片梦幻花田背后,凝结着浙江省农科院十余年的智慧结晶。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华水金介绍,科研团队采用精准聚合育种法,对十字花科芸薹属不同植物与油菜品种开展轮回杂交。以紫色油菜花为例,科研人员将紫色萝卜花粉涂抹到黄色油菜花上,实现初步育种。为了确保色彩稳定遗传,后续还需经过无数次的筛选、试验,历经多代选育,才能培育出性状优良、生命力强的新品种。
研究突破不仅带来视觉盛宴,更推动产业升级。目前,华水金团队正在全力培育第二代彩色油菜花。“第一代彩色油菜亩产仅75至100公斤,经持续改良,如今第二代品种亩产突破150公斤,且完成‘双低’蜕变——从传统的高芥酸、高硫甙,转变为低芥酸、低硫甙,更有益于人体健康。”穿梭在花海间,华水金向记者介绍道。
更引人注目的是基地培育的“双高”品种:高产高油型油菜株高近1.7米,亩产超200公斤,其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优化,油酸含量达65%;高油酸品种则实现80%油酸含量,营养指标比肩橄榄油。
“油菜浑身都是宝。”华水金随手从菜地里折下一根菜薹,熟练地剥去外皮,放入口中品尝,清甜口感源自12%的含糖量及丰富维生素C。成熟后的油菜可以开启循环利用模式:叶片秸秆还田后成为优质的天然肥料,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助力下一季水稻增产;菜籽榨油后的饼粕是德清当地湖羊产业的高蛋白饲料。
从七彩花田到金色油库,从观光经济到循环农业,当科技赋能传统农业,这场发生在江南田野的“美丽革命”,正在书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