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早稻育秧的时节,位于洛舍镇的工厂化育秧中心正开足马力,运用先进的育秧设备开展早稻集中育秧,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近日,记者走进先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厂化育秧中心,机器轰鸣,工人们在育秧流水线上忙碌着。通过铺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一盘盘播好种的秧盘被机械臂自动码放,再由叉车推进智能恒温催芽室进行催芽,随后送入循环立体运动式育秧设备中。先锋农机专业合作社副总经理姚通通介绍,这里配备了2组智能化育秧设备,每组设备一小时可育1000盘秧苗。
“目前在手订单已有1600余亩,育有中组18、中早39两个水稻品种。今年我们计划育秧1万余亩。”姚通通告诉记者,整个育秧过程由智能化的机器完成,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盘秧盘全程机械化,早稻育秧尽显“科技范”。
目前,这套智能育秧设备以订单方式按照需求实现定制化育秧。长兴县种粮大户沈伯和周边几名农户在亲眼见到智能化育秧设备培育出来的成品后,对它的高效表现赞不绝口,当即决定签订500亩秧苗的订单。
“以前育秧全靠人工,费时费力。现在有了工厂化育秧中心,这种标准化秧盘可以直接带盘移栽,发芽率好、成活率高,规模化的育秧每一亩还可以节约50元成本。”农户孙元吉表示,现在种地更轻松了,他对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也更有信心。
大棚内,首批秧苗即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搭乘插秧机奔赴田野,这场“车间化”生产变革,正为粮食安全蹚出科技新路,重新定义新时代的“春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