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新安农户生态种养新模式迎丰收
时间: 2024-10-15 来源: 作者: 记者 沈烨冰 通讯员 谢伟勇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今天开始捕虾,半个月后开始收割晚稻,一亩能收湿稻近450公斤。”日前,记者跟着新安镇农户沈建梁来到他种植的晚稻田边。沈建梁告诉记者,他在稻间分别养殖了罗氏沼虾和青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记者看到,与普通稻田不同的是,水稻周边挖了1米多宽的深水沟,水沟里灌满了水,罗氏沼虾和青虾便在水沟和稻间水田里生长。罗氏沼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口感嫩弹,素有“淡水虾王”的美名,深受市场青睐。青虾个头虽小,但肉质格外鲜美,每年春节期间,每公斤能卖到200多元。

  沈建梁介绍,他种植的60亩稻田中,一半放养了罗氏沼虾,每亩预计收获100公斤;另一半稻田放养了青虾,年底开始上市,持续到明年。眼下,罗氏沼虾已经到了上市期。当天凌晨4点,沈建梁缓缓将提前放置的虾网收紧,一只只体态饱满的鲜虾在虾网里活蹦乱跳。捕虾、清理、装箱……忙活了近一个小时,凌晨5点,沈建梁将收获的第一批罗氏沼虾运到了新安镇下舍农贸市场,以每公斤52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摊贩。此外,沈建梁种植的是新引进的“巨型稻”。“‘巨型稻’每亩产量可达500公斤,总体算下来,‘稻虾共生’模式下稻田的亩产值近1.5万元。”沈建梁表示。

  一株株水稻挺立于水田中,高度普遍达到了1.8米至2米。沈建梁介绍,虾的养殖离不开水,稻田水层有20至30厘米,“巨型稻”的稻秆比较高,可以给虾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它的秆比较粗、韧性强,具有非常好的耐泡水、抗倒伏特性,非常适合“稻虾共生”模式。

  沈建梁说,在施肥方面,他们用的是有机肥,保证稻米出产的品质。“虾的粪便作为有机肥,可以让水稻自然生长,同时,虾可以直接吃掉水稻间的害虫,通过这种生态养殖方法,为土地提供了充足肥力,保证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不用化肥农药,实现水稻和虾的共生共养。”

  近年来,新安镇通过开展水稻育种攻关、探索新型种养模式等措施,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为了破解粮食种植比较收益低的问题,今年以来,该镇积极开展包括“水稻+青虾”“水稻+罗氏沼虾”“水稻+泥鳅”等立体生态种养新模式的探索尝试,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种粮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