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制作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环。近日,浙江忠一味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忠一味非遗糕点坊成功入选德清县首批非遗工坊名录,白桃芡实乌龙糕、西湖桂花米榚、芝麻白玉方糕……走进忠一味糕点零售店,记者发现前来购买非遗系列糕点的客人络绎不绝。
小小一款糕点,为何能吸引这么多客人前来购买?该工坊负责人吴文忠介绍说,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工坊师傅们不断革新制作工艺,推出了多款绿色、低糖、少油等更多口味的新品。“今年新推出的这几款具有江南特色的非遗糕点非常受欢迎,不仅很多本地客人来买,每天还能往杭州、上海等地发货2000盒左右,月新增销售额在30万元以上。”
据了解,浙江忠一味食品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忠一味、致和恒、喆江南、优多趣、舞阳侯等多个品牌,具备“烘、烤、蒸、煮、炸、煎”等多种生产工艺的制作。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全国22个省近100个城市设立经销商,同时承接外贸公司出口订单将产品远销海外,受到了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
“为了让非遗糕点制作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和发扬,我们还定期组织全国各地喜欢米糕制作的学员来工厂参观学习。”吴文忠说,“目前已经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百余人,还带动了300余人自主创业或兼职。”
小小一块米糕,用料丰富,松软适口,既是德清人从小吃到大的老底子味道,又是人们走亲访友、婚庆嫁娶的伴手礼、见证物。对大多数德清人来说,以“忠一味”为代表的老字号已不仅仅是一家糕点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份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