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行将消失的技艺 黄小平:42年如一日打铁生涯谱写 铁与火之歌
时间: 2023-12-05 来源: 作者: 通讯员 陶忠德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俗话说:天下第一苦,摇船、打铁、磨豆腐。说明打铁行当真的很苦、很累。打铁行业从古到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了,眼下,它跟其他的手工艺如弹棉花匠、补锅匠、修笔匠等一样,正在走向消亡。打铁的盛况也将成为一种模糊的记忆……

  在武康街道有一位老人,他四十二年如一日坚守着传统打铁技艺,他就是今年62岁的打铁老工匠黄小平。

  黄师傅的铁匠铺位于马路边,只有30平方米大,大门左边是烧得正旺的火炉,半成品铁具已被烧得通红。此刻,黄师傅正在空锤机下忙碌,没几分钟,一块长方形铁块就变成了一把菜刀的模型。

  黄师傅说,外行人看来,打一把菜刀很简单,其实从普通钢材料到成为菜刀,要经过选料、初加工、再加工、打磨、开锋等十余道工序。

  背井离乡学习打铁工艺

  1962年,黄师傅出生于江苏溧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1981年,年仅19岁的黄小平来到德清亲戚家拜师学艺,学习传统打铁手艺,后来又去龙山跟陈师傅学习了三年。

  学习技术只能从头开始,先是拉风箱。以前没有电源,打铁全靠拉风箱把火炉烧旺。拉风箱看似简单,其实也很有技巧。比如开始起火时,要轻轻地拉,等到炉里的煤炭开始点着了,就逐渐加大风力。每天来回要拉上千次,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其次就是抡大锤。那时大锤有18磅和20磅重两种,抡大锤除了很耗体力,也有许多技巧,敲得不好,不是敲到边上,就是敲地上,有时还会敲伤人。开始时,师傅会先教你基本的抡大锤方法,而自己也要观察别人怎么敲,然后自己摸索技巧,才不会发生意外。

  当然,抡大锤还得眼明手快!看到师傅的小锤抡下去时,大锤才可以动。大锤第一次敲下去前,会先轻轻敲几下,适应一下重量,另外观察下师傅手中小锤敲打频率。小锤拿起来后,才可以双手握大锤弯腰弓步,跟师傅交叉对打,这样才能配合默契,不出意外。

  铁器也不是一次就能打好,要在炉里反复锤炼才成。而且打铁必须快,烧得通红的铁是软的,时间长就变硬,所以俗话说“趁热打铁”。

  黄师傅说,师傅是不可能全部教给你,平时学习打铁技术,师傅教你部分,其余全靠自己。打铁有句行话叫,打铁靠眼睛、关键靠淬火。特别是淬火,时间要掌握好,不然打得再好,淬火不行等于白打。由于他肯学肯干,几年时间,不仅能一个人操作所有工序,制作出锄头、铁耙、镰刀等日常铁器,还能帮着客人设计、完成各类用途的铁制工具,手艺越来越好。

  打铁工匠还能走多远

  1984年,25岁的黄小平经人介绍,认识原武康镇千秋村的一名姓姚的姑娘。1985年,黄师傅来到武康,1986年,黄小平和姓姚的姑娘结了婚,不久女儿出生了,他就在武康千秋村安家落户。

  1990年,武康锁厂招工,黄小平和妻子第一批双双被招进厂里,由于黄小平以前打过铁,就干起了老本行。1999年,武康锁厂倒闭,黄小平重新在千秋村开起铁匠铺,主要制作各种农业生产用的锄头、镰刀、铁锹、洋镐等,还有剪刀、菜刀、柴刀、劈山刀和工地上建房用的各种铁具。

  2003年,他添置了空气锤。有了这大家伙,生意越来越好。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和生活中的铁具,一般店里都有得卖,黄师傅的生意也越来越差。目前基本上就是建筑工地上需要的钻头和小物件,偶尔也打些家庭生活铁具,没什么工艺含量。

  黄师傅有没有想过招个徒弟,把这门传统老手艺传承下去?“当然想了。”黄师傅回答说,“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干这份又苦又累的活。打铁工匠其他季节还好一点,夏天真的是吃不消,外面三十几度,工棚里起码五六十度。一天到晚汗如雨下,热得气都透不过来。现在业务减少,许多铁器物件都已经机械化批量生产了,纯手工效率低,产量不高,挣不到钱。许多我们以前的老同行都不做了,打铁这个行业快要消失了,打铁技术也快要失传了。”黄师傅感慨地说。

  “我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毕竟年纪大了,干不动了。这次打半吨多钢钎,以前啥事也没有,现在感觉腰酸背痛,力不从心了。坚持了几十年了,一旦放弃心里还是空荡荡的,希望能坚持下去吧。”黄师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