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只白鹭遮天蔽日、盘旋归林,落入村中庙前漾的小岛上栖息。在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村民们吃完晚饭,便是迎着晚风,漫步在沿河步道,赏万鸟飞林的壮观景象。
曾经的万鸟园,是一片普通的水塘,周边有几条不起眼的乡间小道和几幢早已废弃的屋子,如今却迎来了蜕变。在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马军山为代表的新乡贤牵头下,多个高校、社会团体、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参与三林村建设。该村也以此为切口开始建设乡贤工作阵地,打造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开放式平台,内设创客空间、三林书院、大型会议室等场景,开启新乡贤的多元合作共建之路。
三林村只是禹越镇建设打造乡贤工作阵地的一个缩影。该镇把新乡贤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范畴,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步规划,实施新乡贤凝聚工程,通过乡贤议事会,把新乡贤有效组织、凝聚起来,广泛开展新乡贤助力产业兴旺、文化建设、乡村治理、生态宜居、公益慈善等行动,把乡贤之智、乡贤之力、乡贤之才聚合起来,共同绘就禹越新建设的同心圆。在东港村,一支由“本土、外出、外来”三类乡村精英组成的25人“农村智囊团”活跃在乡村建设的一线,引入新社会阶层服务力量,为村庄发展献计120多条,开展村庄环境专业化日常运维,提高服务质量。今年以来,志愿队开展植树造林、反诈宣传、应急演练、保护河流活动20余场,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点对点”志愿服务120余次,参加无偿献血、公益捐赠等活动400余人次。
近年来,禹越镇充分利用好乡贤理事会和谐干群关系的“桥梁”作用,以乡贤文化凝心聚力,持续增进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乡贤助力全覆盖。截至目前,共成立乡贤理事会11个,在各个行政村设立“乡贤达人”活动室,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回乡能人支持家乡建设,为推进镇域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我们坚持将新乡贤力量作为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新乡贤人士的优势作用,不断巩固基层统战工作覆盖面和着力点,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贡献禹越力量。”禹越镇统战条线负责人表示。
原载9月2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