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县外媒体看德清
文字:   打印

农污治理,德清这样干
时间: 2021-12-02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笔者行走在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但见碧水绕村,几位村民在家门口悠闲地晒着暖阳。村民家不远处的东衡新村污水处理站正在紧张地建设中,看似像一个“口袋公园”。“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持续有效推进,当初房前屋后污水未能有效治理的现象消失,村容村貌得到了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一位随行的村干部说道。

  建立“四个一”管理体系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环境美不美,关键要看水。农污治理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重要一环,但农户居住分散,污水收集难,管网成本高,如何治理是一大难题。近年来,德清县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注重规划引领,因地制宜,通过摸清底数、定好标准、创新机制、抓好试点、扩面整治等举措,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农污治理工作,不断提升乡村风貌,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超5.3亿元,处理设施覆盖全县137个行政村,录入省农污治理监管服务系统的处理设施1270座,受益农户数5.1万余户。

  “农污治理重在建设,难在管理。”德清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唐捷介绍,早在2014年,县里就开始抓这项工作。县级部门为责任主体、镇(街道)政府为落实主体、村社组织为管理主体、群众百姓为受益主体以及第三方机构为服务主体,建立一套体系、一套标准、一支队伍和一套机制,通过“四个一”健全完善农污治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具体来说,“一套体系”,即建立健全“县、镇(街道)、村、农户及第三方”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模式;“一套标准”,即编制县域农污治理设施运维技术规范和运维管理手册,对施工、验收、维护等全周期规范管理;“一支队伍”,即自上而下成立专职管理队伍,落实“站长制”责任,强化对第三方运维单位的监督管理;“一套机制”,即在运维方面,德清先后出台了《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管理配合协作机制实施意见》《运行维护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和规范,考核办法逐年完善,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考评及运维奖补挂钩。

  实行“五大创新举措”奋力推进系统性提升

  系统性提升,开创性进发。今年以来,先行先试的德清,在原有基础上又先行一步,按照《“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方案》的要求,创新五大举措:

  ——整合资源,强化技术支撑。针对管理人员流动频繁、专业性不强、管理任务重等问题,本着“专业人办专业事”的原则,德清探索引入第四方省环科院,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提升监管质量和服务水平。比如,对全县农污日常监管、委托性水质检测、新建改造设施全过程技术指导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着力补齐短板。

  ——突出重点,敏感区域提标。提标内容包括:站点智能化升级、出水水质在线监测、湿地工艺升级、景观绿化升级,实现大吨位终端“从有到好”的提升,全县30吨以上终端提标全覆盖。特别是在线监测范围扩大至30吨以上,高于湖州市监测范围100吨以上的要求;河口水库上游敏感区域,从源头农户接户开始,按照相关标准、规程对管网、终端等进行全方位改造,结合实际,对终端出水进行纳市政管网或者出水资源化利用,争取实现终端出水“零外排”;进一步完善设施运维废弃物处置方案、方式。

  ——因势利导,推进城乡统筹治理。贯彻落实省建设厅的要求,按照鼓励“距离市政管网3公里范围内的农污纳入市政管网”的原则,德清将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归同一科室管理,对符合要求的村庄区域,优先考虑纳入城镇污水厂进行处理,实现城乡统筹管理。如该县莫干山镇拉高标杆,完成12个行政村的处理设施纳厂改造,涉及终端68座,农户5258户。

  ——联系实际,编制水质检测导则。德清率先在全省实践管理性水质检测工作,在省建设厅的指导下,开展对《浙江省农污处理设施水质检测导则》的修编工作。为我省下一步出台水质检测导则提供了“德清经验”。

  ——技术协作,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德清与省村镇建设与发展研究会合作,创建培训基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据统计,自成立以来,基地已开展相关培训十多次,引入了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德清农污治理工作迈向新台阶。

  (原载11月30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