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孩儿桥,一座让人津津乐道的桥
时间: 2021-02-03 来源: 作者: 宣宏 文 图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近一次修缮前的孩儿桥  

遗留在孩儿桥金刚墙中的“河”字  

“清河桥”桥额和“重建清河桥”字样  

典型宋代桥梁特征的仿木勾阑  

宋代流行的泥孩儿  

  宋画中的木桥

  不久前,笔者对一段近百年前拍摄的“中国的威尼斯”视频作了探究,判定影像拍摄于乾元镇的县桥河,经媒体报道后成为热议话题,仅《爱德清》公众号两三天内点击量就过万,还留下大量评语。笔者甚感欣慰,禁不住数次去看县桥河。在那里,笔者遇到不少熟人,打过招呼后就会聊此事。其间,有人提到了县桥河上仅存的老石桥——孩儿桥,认为它已成为老县城的地标,弥足珍贵,千万不能再像县桥、西门城桥那样被改造了。笔者理解他们的心情,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务前街改造孩儿桥确实差点也被拆除。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孩儿桥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可能再拆。现在孩儿桥的交通功能已被一旁的水泥桥替代,但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能替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它的内涵,讲好它的故事。

  一座古老的石桥

  孩儿桥位于县桥河东端,是一座南北跨单孔石拱桥,长约16米,宽约3米,它不仅是县桥河上,也是德清老县城内仅存的古代桥梁。明嘉靖《德清县志》记载:“清河桥,在县东一百七十步,当学宫之前,宋治平间建,今呼孩儿桥。”就是说,大家习惯所称的孩儿桥大名叫清河桥,这座桥起码在距今950多年前就存在。那么在岁月长河中,孩儿桥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桥梁也不例外。桥梁发展到唐代,环太湖流域仍以木结构为主。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句:“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表达的是苏州城河多桥多的特点,其中的“红栏”就是指木桥,因为古人往往在木桥栏杆上涂红色。到了北宋开始以石易木,成书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的《吴郡图经续记》载:“吴郡昔多桥梁……逮今增建者益多,皆叠石甃甓,工奇致密,不复用红栏矣。”意思是吴郡过去木桥很多,现在越加多了,但新建的都以石和砖垒砌,做工考究,不用木材了。德清老县城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孩儿桥处于县城的中心位置,或者说是交通要道上,那里应该有桥,但没有记载。而相距不远的德清长桥有记载,建于县城建造之初的天宝年间,是木桥。因此那时孩儿桥可能已建,所建的一定是木桥。那么记载中的北宋治平年间所建的是易木以石的石桥吗?很有可能。

  分析《吴郡图经续记》的表述:“逮今增建者益多,皆叠石甃甓。”其中的“皆”意为都、都是,说明那时不是才有石桥,而是多了。而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的孩儿桥只比此记载所述早了20年左右。虽然孩儿桥上没找到北宋纪年铭文(环太湖流域至今不见有北宋铭文的桥),但它是记载中描述的“叠石甃甓”式的桥完全可能。还有一个史实可以加以证明。成书于嘉泰元年(1201)的嘉泰《吴兴志》卷五:“北流水在德清县前,其水分派于余不溪,自清和石桥下北流至沙村与武康前溪水合……”这里的“清和石桥”即清河桥,也即孩儿桥。值得注意的是,该志记载中特指石桥的表达较少,至少在德清和武康的桥中不曾见。嘉泰年时德清、武康一带石桥已普遍,为何单表此桥为石桥。或许在其他桥还是木桥之时它已是石桥,与众不同,人们以新奇而称其为石桥,后来渐成习惯叫法。因此孩儿桥很可能是在木桥过渡到石桥的早期所建,应该是环太湖流域最早的石桥之一。

  岁月沧桑,孩儿桥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根据此桥的现状和桥梁演变规律推测,孩儿桥大致是这样演变的:唐代是木梁桥,进入北宋,建造了结构简单具有木桥特征的石梁桥。北宋后期改建成弧形石梁桥或坦弧形石拱桥,即记载中的桥。南宋或又重建。明代或清代又改为近半圆形石拱桥,即现今所见的桥。

  以上虽然是推测,却不是空穴来风。孩儿桥有过多次重建,现尚存两处重建铭文,一处在栏板石上:“道光八年十一月口口”,另一处在券顶垂带石侧面:“重建清河桥”,是篆体字,斑驳难辨,不见年代落款。因为数次重建,孩儿桥的时代特征混杂,比如,所用石材大多为早期桥梁所采用的武康紫石,也有清中晚期的花岗岩;拱券砌置属明、清时的横联分节并列工艺,但整座桥呈早期桥梁的双弧形;桥额东西两侧不同,东为阴刻,西为双钩阴刻,两侧年代不同。另在金刚墙砌石上有清河的“河”字,也是双钩阴刻,可能是早期桥梁遗存的桥额石。而最明显的是栏杆。孩儿桥的栏杆具有典型的宋代桥梁特征,是仿木勾阑,沿袭了木桥风格,现存古桥中已极少见。从栏板间对接不整齐、下沿被凿刻等痕迹判断,此栏板最初是安装在坦弧形桥面上的,因后代改建,桥面弧度变了,只能改变栏板弧度以适应新桥面。这进一步证明,孩儿桥是在演变中延续至今的。古桥的延续,变是常态,不变或小变是特例,关键是留下了多少原始信息。客观地说,孩儿桥如果没有留下此栏杆,它的文物价值将大打折扣。

  一个谜样的名称

  孩儿桥的年代和桥型非同一般,而其桥名也是耐人寻味的。

  古代桥梁大多有两个名称,一个是桥额名,另一个是俗称。比如,乾元的阜安桥俗称长桥,武康的千秋桥俗称官桥。俗称比较直观、通俗,长桥是因为阜安桥很长而得名,官桥是因为千秋桥位于官衙前而得名。但是,孩儿桥的俗称却让人费解,一座桥怎么与孩儿联系在一起?难道是这座桥规模小?孩儿桥约有16米长,显然不小。又或者是桥上有小孩的特征?没有。因为让人猜不透,历来产生了许多民间传说,这些传说大多与求子、婚嫁有关,其中一则颇有意思:说南宋时清河桥南有富绅无子传代继承家产,天天到桥北城隍庙内祈求得子,经过此桥就要召唤儿子,因此感动了桥神,请观音赐子,后来果然得子,从此大家称清河桥为孩儿桥了。此传说有鼻子有眼,虽然这说法不科学,可现今求神赐子的事还有,何况古代,逻辑上说得通。但是,它存在一个常识性问题,德清方言中称小孩子为“小把戏”“小人”等,绝无“孩儿”的叫法,“孩儿”是北方用语,怎么会出现在德清民间俗称中?

  笔者曾苦思冥想,根据此传说,或许孩儿桥是喊儿桥的转音,但德清方言中“儿”的发言是“ng,鱼字的方言”,“喊ng桥”与“孩儿桥”发音明显不同,还是说不通。于是想到其他地方有没有孩儿桥?或许可以借鉴。

  经查找,浙江嘉兴有座建于南宋的孩儿桥,也因为这个名称衍生了种种传说。上海嘉定有建于北宋至和年间的孩儿桥,传说也不少。2016年江苏镇江在建筑施工中发现一座古桥,有“新造红鹤橋,寶慶叁年叁月吉辰”铭文,又是宋代桥梁,记载中此桥俗称孩儿桥,也有传说。这三座孩儿桥关于桥名来源说法五花八门,但都不能让人信服。笔者予以归纳,以上三座孩儿桥再加上德清的,有两个共同点,一、都是宋代就存在的古桥,二、都有种种传说。第二点容易理解,因为这个名称特别,想不通,产生了种种联想。关键是第一点,为何都是出自宋代的古桥?或许与宋代某事物相关联。

  笔者进一步探究发现,宋代许棐有一首《泥孩儿》诗:“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作者借咏物揭露社会贫富不均,为穷人鸣不平。诗中所指的泥孩儿,即国外的“摩喝乐”,引入中国后俗称泥孩儿,宋代非常流行。宋代孟元老《东京孟华录》云:“七月七日……皆卖摩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描写的就是泥孩儿。据记载,每年的七夕节,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用泥孩儿来供奉牛郎、织女,借此来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愿望。

  宋廷南渡,杭州成为京城,一些北方的风俗也随之而来。德清紧临杭州,属京畿之地,当时京城流行的泥孩儿风俗自然很快流入此地。德清的清河桥北就是城隍庙,此桥是出入城隍庙的要道。古桥大多不置栏杆,或置低栏板,孩儿桥上设置仿木高栏杆,可见此地是人流密集的场所。可以想象,每到七夕节,清河桥处一定香客云集,热闹异常。人多聚市,自然而然就形成售卖信物的场所,当时最流行的泥孩儿当在其中。唐代就盛行在城隍庙观灯,到桥下放水灯祈福的习俗,清河桥有可能既是售卖泥孩儿的场所,也是祈福求子的地方。久而久之人们就把清河桥俗称为孩儿桥了。

  那么所称的为何不是德清方言“小人桥、小把戏桥、泥菩萨桥”,而是“孩儿桥”?因为泥孩儿风俗源自北宋,北宋京城在河南开封,当地人称小孩子为小孩儿,称“摩喝乐”为泥孩儿。宋廷南渡不仅带来一些北方的风俗,还引入了习惯用语,就如中国人把“时髦”常称为“摩登”,它源于英文“modern”发音,手杖被称为“司的克”,也是外来语音。上海嘉定的孩儿桥改建为水泥桥后,桥上题名改成了本地方言“小囡桥”,这就充分说明“孩儿桥”是外来用语。由此也可解释杭州孩儿巷名称来源之谜。据说此巷最早是做砖瓦的地方,后来做起了泥娃娃,可能就是泥孩儿,按杭州方言,应称伢儿巷,因为泥孩儿已叫成习惯,所以称孩儿巷。

  由此可知,孩儿桥之名源于南宋,是引入了北方风俗,沿用了北方用语才有了这个特别的让人琢磨不透的名称。有意思的是,前面提到的关于孩儿桥名称来源的传说,无论是年代和内容都包含真实历史的影子,看来民间传说值得参考,不可小觑。虽然传说中“孩儿”之名没有关联到泥孩儿的史实,留下了悬念,但这可以理解,毕竟时间已过去好几百年了。历史就是这样,总有一层层面纱,让人似见非见,然而终究会被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