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漫步德清 >> 天下德清人
文字:   打印

毛益松:从烽火战场走进“军中清华”
时间: 2018-08-29 来源: 作者: | 记者 徐超超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人物档案

  毛益松生于1960年,德清雷甸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兵工学会民用爆破器材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爆破学会理事。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服役银质、金质纪念章,获得军队专业技术三类岗位津贴,军队教书育才奖“银奖”。曾公开出版《实用爆破技术》、《军用爆破教范》、《地雷爆破技术》等专著(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和参加国家或军队总部科研项目8项,获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0篇。

  毛益松出生在雷甸农村,他的童年正是国家的困难时期,即便如此,寒门子弟仍坚持以读书为乐。

  1975年,他考上了德清一中,由于成绩优秀,毕业后在德清县雷甸公社中学担任代课老师,承担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教学工作。

  虽然已是一名代课老师,但毛益松内心一直有着继续求学深造的念头。1978年他参加了全国高考,但因平时忙于教学,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复习,最终高考落榜。对于高考失利,毛益松总觉得心有不甘,当年底就报名参加县里统一组织的高考复习班,准备来年再考。

  然而,毛益松还没有去报到,冬季征兵开始了。参军还是高考,毛益松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他作出选择。最终,经过体检、政审,1978年12月24日,毛益松参军入伍。

  投笔从戎赴战场

  1979年2月,就在进入部队不久,中越边境战事愈发紧张,满打满算训练不到20天的毛益松提前结束新兵训练,随团离开驻地,前往中越边境。“我所在的连奉命于2月10日至3月12日配属陆军五十五军一六四师,执行从边境线剥皮至越南谅山约50公里道路保障任务。”毛益松回忆说,而这是他一生中最难以忘却的回忆。

  2月11日,毛益松所在连受领了在敌火下构通从北山—探隆的五公里军路的任务。15日16点30分,全连进至北山,但因情况有变,随即转移至东门,需在三个昼夜内构通从东门至剥皮10公里的道路。就在收到指令后,毛益松随部队于当日深夜到达东门,便立即展开构通作业,就在连续作业19个小时后,提前两个昼夜于16日完成了任务。

  在构筑由剥皮至王爱的道路时,一件突发事件让刚入伍的毛益松深受启发。“我们在距离边境约两公里的一条羊肠小道上埋有一颗地雷。”毛益松说,就在这时,164师侦察科副科长主动请命,只见他卧倒、插保险销、剪绊线、取地雷、引领和雷体分离,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这一情景给毛益松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2月17日上午6时,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打响,“当时我们山顶上的炮兵阵地突然齐发开炮,照亮了整个天空,响声振得我们晕头转向。”毛益松说,就在这时,他听到连长大声喊道,全员赶往山顶集合,一听到命令,毛益松和战友罗国根抬起重约50千克的摩托风钻,沿着20~30度的山坡往上赶。“到达边境线的山坡时,我们已经精疲力尽了。”

  17日上午8时半,到达北山南侧,毛益松所在连与师工兵营一起构筑由北山至探隆的前进道路。当道路已开通600米时遇到了绝壁和岩石,兵力展不开,同时在纵深内发现有敌坦克活动。为保障坦克部队迅速向前投入战斗,毛益松所在连奉命除留下两台推土机配合工兵营作业外,于17日当夜7时转战剥皮,在400民工的配合下,连续作业63小时,构通剥皮至坂然的15公里道路,首先保障了坦克通过,经继续加修后,于2月21日12时,基本上保障了车辆的通行,随即转入道路维护阶段。

  同年4月份,毛益松所在连在龙州县八角山305高地进行国防施工,需要构筑一条长约400米的坑道,毛益松的主要工作是担任隧道爆破任务,直到8月份完成任务,他才随部队班师返回安徽巢湖地区巢县青山公社部队驻地。

  育人育己学有成

  1979年11月,在回到安徽驻地后,部队为了提高部队文化学习,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文化教员培训班,毛益松参加培训并担任班长。凭着担任过代课老师的经历,他负责担任的数理化教学,效果显著,被评为南京军区工程兵优秀文化教员。

  1980年3月,连队领导通知毛益松参加第一次全军军事院校统一招生的预考试,他顺利在全团符合条件的100多人中脱颖而出,随后参加南京军区工程兵在83团(蚌埠市)统一文化补习班,并参加了7月份全军统考。7月下旬,他收到了总参谋部工程兵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1982年7月,毛益松在工程兵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被分配到地雷爆破教研室从事爆破教学和研究。1999年,总参谋部长沙工程兵学院、长沙炮兵学院,总政治部长沙政治学院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四所学校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毛益松便一直在这所被誉为“军中清华”的学校任教,向莘莘学子传授军事爆破技术。

  2010年前,毛益松每年都会回来看父母亲,但是随着老人的离开,毛益松来家乡的次数渐渐变少,但作为雷甸镇雷甸村的乡贤,他对德清和雷甸的感情没有减少。“现在德清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毛益松说每一次回到德清,都能见到德清的新发展、新面貌,这让他这位在外游子感受深刻。

  “虽然离开德清40年,但最美的风景还是在家乡。”毛益松告诉记者,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现在的德清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一个在外游子,希望德清再接再厉,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祝愿德清的发展一年比一年快,祝愿德清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