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或古武承塘示意图
圣塘潭和圣塘角
圣塘桥
德清立县于唐代,最早的名称不叫德清,叫武源。为什么叫武源,史书上记载为:以县有武承塘。一县之名用塘名来命名,这个说法让人难以理解。况且,县名中只用其中一个“武”字,并没有叫武承县。这是为什么呢?记者查阅了大量志书,都没有予以解释,是此事不足为道,还是无从入手?
记者认为研究地方史,县名的来源很重要,值得深入探究,给予合理解释。凡事有因才有果,那么这个“因”到底是什么呢?
武源由来之惑
对德清县名记载最早的是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的《元和郡县图志》,志载:“德清县,天授二年(691)析武康乡置武原县,景云二年(711)改为临溪县,以县临馀不溪也,天宝元年(742)又改为德清县。”记载很简要,没有说为什么定县名为武原。到是对之后改为临溪县,有“以县临馀不溪也”的解释。按理首立的县名,更应该有原由,志中却不记。
从直观上分析,武原县是从武康县分出来的,首字都为“武”字,后面的“原”字,其本意是指水流的起始处,“原”与“源”两字相通。武原的出处会不会是源于武康的意思。但是,后来的史志上不是这样解释的。
北宋初年,出了一本《太平寰宇记》。作者认为《元和郡县志》“编修太简”,作了大量补充。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十七乡本武康县地,唐天授二年析置,以县界有武承塘,故名武源县。”这里说出了取名武源的原因。还把“武原”改成了“武源”。
到了明朝,嘉靖《德清县志》则记载为:“唐天授二年,析武康之东乡置,曰武源县。馀不志:邑人戴德永等上言,武康东界一十七乡枕溪泽,通舟航,饶鱼稻桑麻竹茗之利,愿析置一县。从之,以县东有武承塘,置县曰武源。”记载中,不仅延续了以前的说法,还补充了为什么要立县。以后的德清志书都以此记载。如此说来,德清县最早的县名武源,是因为县内有武承塘而命名。县名以山峦、以河川等命名的很多,以一处塘命名的鲜见,这是一处什么塘,为何要以它命名,“武承”难道有特别的含义?
解读武承含意
“武承”不是一个独立的词,无法解读。但说到武承,会让人联想到武承嗣,武承嗣就是那个时代的名人,会不会以他命名。武承嗣是武则天侄子,京官,官至左相。但是,在德清立县的天授二年前,武承嗣正在竭力为武则天称帝大造舆论,扫清阻碍,他不会干修塘这种具体事务。即使武承塘与他有关,则应称“承嗣塘”或尊称“武公塘”,而不是“武承塘”。
古汉字中“丞”与“承”意思相通,但用在官职上不会写“承”。也有可能“承”和“丞”因字形相近而别写,“武承”会不会是“武丞”呢?丞是官名,为州县之佐官,武丞塘也许是为纪念一位姓武的丞官修塘而取名。武则天当政时武姓为官的人较多。但查阅史料,德清、武康两地没有武则天时的秩官记载,不知是否有过。南宋嘉泰《吴兴志》中也查不到,其他地方的应该更难查,即使查到有姓武的丞官,也难以与德清的武承塘联在一起。
立县取名是件大事,当有说得开的理由。比如武康县,最早叫永安县,以“县有永安山”命名,寓意永久安宁。武源县,如果其意思真的是“县界有武承塘”而命名,“武承”一词没意思。如是“武丞”,只是佐官,不是一地之主,以一个丞官来命县名不太可能。而且,在古代,要给一地命名,一般不会以官职命地名,而是以官员的姓名命名。如位于三合的险塘,叫张公堤。张公是时任浙江巡抚张桂尹,按其官职命名,则是张巡抚塘。而且武源县名中只用了“武”字,没有“承”或“丞”字,这也是说不通的。因此,武源县之名的来源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记者觉得,要解开这个谜团,首先要找到古武承塘。
寻找古武承塘
查遍德清现存的地名,找不到武承塘。这不奇怪,毕竟时间已逾千年,地名随时代变更的情况很普遍。查阅史料,终于在明嘉靖《德清县志》有发现。据记载:“石塘,在县东十八里,即古武承塘也。”然后又在清康熙《德清县志》中发现:“石塘,即古武承塘也,三都四都东西相对为石塘,袤延数里,近葛山坝,且中有潘家港一浚,以备旱涝。”另外还有“石塘渡,在县东十八里武承塘之岸”的记载。记者随即按志书中的方位找到了位于龙溪旁的石塘地名。但该石塘是钟管镇干山村的一个自然村,不是指堤塘。那里是否就是志书中的石塘呢?
记者从乾元镇走德洛公路,至东衡村花山自然村,隔龙溪相望,对岸就是石塘自然村,有桥相通。在过桥时,记者欣喜地发现,此桥名为石塘渡桥,记载中的石塘渡应该就在附近。进村寻访当地老人,都知道石塘渡,位置在现在的石塘渡桥以西约200米处。证明这个地方就是记载中的石塘,也即古武承塘。
然而在寻访中,村民不知武承塘之名,也没见过该处的龙溪岸有石砌堤塘。记者四处查看,此处的龙溪两岸确无石砌堤塘。石塘村内水网交错,也没有明显的石砌堤塘。不知此处因何称石塘?
从卫星地图上观察,东苕溪出老德清县城,往东北方向,称龙溪。龙溪至石塘村地段时,急剧北拐,约2公里后又突然反折,形成了游龙般特殊走向。对岸的衡溪出口也直冲石塘村沿河堤岸。记者请水利工程师分析,他认为这种河流的走势,在洪水期间,水流不畅,易溃堤,往往会筑塘,以避农田、居民受淹。如此说来,当年很可能在这里修筑过石砌堤塘,称为武承塘。石塘是后来的俗称。
以武承塘命县名,说明它不是一般的塘,此名却为何没有流传下来。书中找不到答案,还得到现场找,总有蜘丝马迹。记者又三顾石塘,终于有发现。据当地84岁的潘泽庆老人说,村里没有武承塘之名,但有圣塘角、圣塘潭、圣塘桥。81岁的蔡亥庆老人也有同样的说法,还能指出具体位置,就在离龙溪约300米处。这“圣塘”之名,会不会是古地名的传承。
村民说的“圣塘”是读音,也可能是“圣堂”。但圣堂名以庙名居多,村里自古只有三官庙,没有圣堂庙。如果说的是圣塘,则就是塘的名称。会不会是武承塘中的“承塘”读音?圣塘和承塘听起来相似,但“圣”和“承”当地人发音有一定区别。因此“圣塘”更接近其发音。如果村民说的确是“圣塘”,那么一处塘名为何要以“圣”命名。“圣”是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字。难道这里的塘与帝王有关联?
武则天与圣塘
武原县设立于天授二年,天授二年是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的第二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尽管历史上对她贬褒不一。但是,武则天在实际统治的40多年中,社会安定,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局面。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武则天大力倡导兴修水利。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武则天执政期间,有记载的上规模的水利工程就有二十个,目前能够实地查到的有十九个,这些水利工程分布在全国各地。
据记载,武则天曾下令在湖州安吉兴修水利,引水入堰,灌溉农田。德清与安吉相邻,地形却不同,德清是水网地带,水利不是引水,而是防涝,当修筑堤塘。目前查不到有关武则天兴修武承塘的记载,但这不是没有可能的。清朝初年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有这样的记载:“至县东北十八里,为武承塘,亦谓之石塘。南岸为东石塘,西岸为西石塘,逮接数里,入郡界。”从这段话可知,武承塘不是一个小工程。“逮接数里,入郡界”就是延续数里,一直到湖州界。这样的工程在千年前的唐代决非一乡一县能够完成的,应是当时的国家工程。也许武承塘就是专家没有找到的哪一个水利工程。
还有一个信息也很重要,石塘处的龙溪是当时的重要漕运水道。唐代国都洛阳及关中地区经常缺粮,需要南方粮食补给。《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故常转漕东南之粟。”又记载:“天授三年,武则天传旨:敕钱塘、余替、余杭、临安四县,经取道与北。”这“经取道与北”,宋咸淳《临安志》上明确记载是东苕溪航道。而穿过石塘的龙溪是东苕溪下游的主航道,可直入太湖北上。作为漕运航道,筑堤修塘是需要的。况且石塘处的河道水情复杂,更需要修筑牢固的石砌堤塘。虽然现在已看不到石砌的古堤塘,但这不等于古代未曾有过。
由此看来,石塘很可能与武则天有关,是武则天统治时期一项规模较大,且有影响力的水利工程。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垂帘听政,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改唐为周后,更是名正言顺的圣上。石塘村流传至今的“圣塘”地名,或许就是指武则天下圣旨而建的塘。武承塘的真正名字可能是“武圣塘”。
武源名之真源
德清立县,按理县名最有可能叫馀不县。馀不之名由来已久,秦汉时德清属馀不乡,其中心就在德清县境内。然而,立县时的天授二年是武则天改唐为周自立为帝的第二年。这期间,全国不少老地名改成了“武”字当头的名称,德清新立县自然应该附会“武”字,古代也是很讲政治的。应该说,武源是源于武家王朝的意思。然而立县名总不该无缘无故地与“武”联系在一起,便以武则天当政时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武圣塘为由头。况且,这不单纯是一项水利工程,也是造福百姓的实事,在一个地方是有影响力的。
武源县名源于武则天时期的推断还有据可证。据北宋初《太平寰宇记》记载:“景云二年改(武源县)为临溪县。”注解为:“时昭天下州县,犯武字者并应该避,于是改武源为临溪。”景云二年是武则天死后的第6年,这时周武王朝已恢复为李唐王朝,皇帝下昭,凡在武则天时改“武”或新立有“武”字的州县,应该改掉。于是武源县改成了临溪县。这充分证明,武源县名源于武则天。同时也可证实,武源县名与武康县名无关。
当初一县之名“以县界有武承塘”而命名,后来武承塘名或武圣塘名却在史书中几乎消失了,且从不提及县为何以此命名,原因还是政治。武则天死后,唐朝的皇帝是她的子孙,对她的评价有所顾忌。唐之后,贬武的声音越来越多,到了宋代及之后,对武则天予以严厉批判,甚至指责“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这样,与武则天相关联的事就被淡化、篡改,乃至不提。含有政治色彩的武承塘或武圣塘之名慢慢湮灭了,取而代之的是直观的石塘名。
综上所述,德清县最早县名武源确实与武承塘或武圣塘有关,但它是与这件事关联,而不是名称,所以不称武承县,更不会称武圣县。武源县是在武周王朝这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县,取名者用与“武”相关联的塘名含蓄地与武家王朝相连,“武”是立县的源头,因此叫武源县。
对于武源县名的来历,现有史书上只记载“以县界有武承塘,故名武源县”11个字。想必也曾有人对此疑惑,作过探究,可惜从没有见过相关文字。记者在这次探寻中,综合了大量历史信息,并予实地考察,得出以上判断。也许有人会说,没有记载的推断不是历史。记者却认为,正因为这段历史没有记载,所以要探索,合理的推断或许就是真实的历史,史料是在不断探索中完善的。记者的推断或许有误,但可为后人作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