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山水德清 >> 德清美景
文字:   打印

洛舍金馄饨 飘香三十年
www.dqnews.com.cn 2016-10-18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要找出一种美食,超越美食本身的界定,让人有一种对故乡的情愫,那么洛舍的老百姓对洛舍金馄饨便有这样的情感。在洛舍街上一处并不起眼的小吃店,甚至都没有一个店名,但是这里的金馄饨已经飘香了30余年。当地人经常会说“走,去吃一碗金馄饨”,不用说地址,大部分人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

  馄饨,一种传统的面食,用薄面皮包馅儿,德清市民并不陌生。那么洛舍的“金馄饨”有着什么不同之处,为何用一个“金”字来形容?

  昨日,踩着午饭点,记者来到了这家小吃店,55岁的沈建英,正在两个炉灶台上来回忙着,只见她娴熟将新鲜馄饨放到大锅里煮熟,然后捞起馄饨,再放到小灶里深加工。加上几滴自家熬制的猪油,一边翻炒馄饨,一边加生抽,顿时馄饨被抹上了一层油光发亮的金黄色,撒上些许葱花,香气四溢,记者站在一边,顿时被勾起食欲。

  “取名‘金馄饨’,除了颜色相似,也有着几分吉祥之意。”沈建英是这家店的“掌勺人”,要说炒金馄饨的手艺,还是从她姑妈手里传承的。原来,沈建英的姑妈在30多年前,一手创办了这家小吃店,前几年,外孙女出生了,姑妈想着一来自己年事已高,经营小吃店有点力不从心,二来也想帮着女儿照顾外孙女,可那么多老百姓的挽留和信任,又让姑妈犯了难。

  就在姑妈陷入两难之时,她想到了沈建英,她想让沈建英代替自己把洛舍人的美食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姑妈手把手教,沈建英也肯学,慢慢地,沈建英开始“独挑大梁”,从姑妈手里接过了接力棒。

  沈建英说,洛舍人吃金馄饨有讲究,它可以从早吃到晚。早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金馄饨可以当早饭,或是与米粥搭配,作为喝粥的一道配菜;下午,金馄饨可以是一道点心,与烧饼等小吃有着异曲同工的用处;晚上,它又可以成为主食的替代品。所以说,洛舍人吃金馄饨,随时随地都可以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但是,一年中只有一天,洛舍人是不会碰金馄饨的,沈建英笑着说,那是大年初一。这有什么讲法?原来,馄饨谐音“混沌”,用当地方言表达的意思就是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大年初一是新年伊始,所以那一天洛舍人是不吃金馄饨的。

  要说金馄饨的火,看看沈建英每天卖出的量便有了答案。“每天20多斤肉,20多斤皮子,雷打不动。”沈建英说,凌晨3点就要起来了,肉是当天新鲜买来,馄饨新鲜包裹,每天销量近百碗。对于每一位熟客喜爱的口味,她也是了然于心,一进店门,不用开口,她就知道该怎么做。

  沈建英每天看着店里人来人往,看着小时候来吃金馄饨的人,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如今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吃金馄饨,心里是满足的。她说,一碗金馄饨,是洛舍几代人共同的记忆,也是情感的纽带,就是一碗小小的金馄饨,让起初素不相识的人,渐渐地成了朋友。 “不少洛舍人都在武康买了房,有时只能双休日来一趟,他们把来我这吃碗金馄饨当成了回家的一种习惯。”沈建英笑着说,不少人让她去武康开一家分店,但是,自己能力有限,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这家小店,实在无暇再去武康开分店,她愿意待在洛舍,守住小店,等待着家人们回家。

  自己动手做碗洛舍金馄饨

  一碗洛舍金馄饨其实并不难做,沈建英说,掌握火候,动作干脆利落就能炒好一碗金馄饨。新鲜的金馄饨,以个人喜爱的口味,配合醋、辣椒酱料,特别美味可口。

  第一步:买来猪肉、馄饨皮,将馄饨包裹。

  第二步:将馄饨倒入沸水中。因为馄饨皮薄,煮熟后,里面的肉会若隐若现,不会像饺子一般有厚重感,所以煮熟的时间较短,其中要加入1~2次冷水,等到馄饨浮到水面,才是保证煮熟了。

  第三步:将煮熟的馄饨迅速撩起,放置一边,然后重新开启一个炉灶。在锅子里撒上些许猪油、菜油,等油温达到一定程度时,将馄饨翻炒。

  第四部:加入生抽,旺火翻炒,中间馄饨不宜停歇,为保证每个馄饨都能均匀地入味。待两分钟后,撒上少许盐、味精、葱花,即可起锅完成。

作者: | 记者 王钰涵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