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获悉,位于钟管镇干村村的干村大桥将移建至蠡山景区。关于此桥移建何处的问题,曾经历了不小的争议,现在终于有了结果。
横跨于钟管镇十字港至苎溪漾河道上的干村大桥,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古桥,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国家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杭嘉湖南排工程德清段施工要将河道拓宽,干村大桥需要搬迁新址。但是,在新址的选择问题上出现了争议。
当地一些村民认为,干村大桥是他们村的老祖宗留下来的,移建后应该还得在村里,而且尽量离原来的位置近一点。但是文保部门及相关人士认为,干村大桥既然搬新址,就应该考虑得周全些,应把它安置在更有利于永久保护,更能体现其文物价值的地方。争议僵持不下。
随着南排工程项目的进展,干村大桥移建工程必须马上实施。于是初步规划将大桥移建于原址西南方向200米处的一个河兜滨里。今年元旦拆桥工程实施。就在这时,《德清新闻》编辑部接到了一些读者来电,就干村大桥选址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读者认为,应该把干村大桥移建至离原址几公里外,位于蠡山村的蠡山景区内。
记者就此问题做了实地调查,走访了当地村民、相关部门和专家。1月11日,《德清新闻》刊登了《干村大桥移建何处更适宜》一文,客观报道了干村大桥的现状和村民、读者、专家的想法。这一话题引起了读者的热议,绝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把干村大桥移建于蠡山景区。钟管镇党委、政府则把干村大桥的移建,作为一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程来抓,他们认为,干村大桥移建蠡山景区,既能使古桥得到更好的保护,又可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历史文化品位,也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干村村的不少村民,尤其是一些老人,仍然舍不得干村大桥离开干村村,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在桥畔生活,大桥就像他们的邻居,有着乡愁情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村干部起着重要作用。镇主要领导与村干部反复沟通,统一认识,要求村干部不仅要说服自己,还要做细做实群众的思想工作。
干村村党支部书记黄玉平告诉记者,从内心来说,他也舍不得,但是作为村干部应该要有大局观念。《干村大桥移建何处更适宜》这篇文章我看了好多遍,感到有道理。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觉得干村大桥移建于蠡山景区,既能使大桥永久留存下去,又能得到利用,确实更加合理,是一个好的归宿。如果搬迁到原来规划的河兜滨里,没人去走走看看,等于没有了。现在基本建设多,发展快,如果搬迁地不合适,将来干村大桥可能会再次搬迁,或被拆除。我们不能因为本位主义,做对不起干村大桥的事。
而要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一些乡风民俗上的事。村两委会动员党员、骨干、老干部,反复与村民讲明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日前,村专门召开了由两委会、党员、村民小组长、老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商讨干村大桥移建之事,最后大家一致赞同干村大桥移建于蠡山景区。
村党支部书记黄玉平说,干村大桥移建于蠡山景区,对我们村来说也是一种奉献,我们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今后干村大桥移建后,在桥旁立一块碑,记述这座桥的历史和移建过程,让后人记住干村大桥以及搬迁的事。黄玉平还说,以后我要领着村民去看这座桥。
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办理干村大桥迁建手续,并已在蠡山景区筹划大桥新址,期望它在新家中能坐落于最合适的位置,成为茅山高桥之后又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