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记者见到胡勇的时候,他和他的两个小伙伴殷杰、朱杰刚从莫干山上下来,满脸疲倦,正想着洗个热水澡倒头睡上一觉。从20日下午上山到昨天,三人在山上度过了德清数十年来最冷的五天四夜。这些天里,他们经历了什么?
上山后在基站过夜
20日,县气象局已发布预告,当天晚上有大到暴雪,请大家做好防范工作。而德清移动在莫干山上共有八座基站,对我县西部片区的通讯畅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勇和朱杰在当天下午被安排上山,确保基站在雨雪天气里保持稳定运营。“到山上四点多,我们先去各个基站转了一圈,对每个基站都有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做了预判。”胡勇说,第一天没有雪,交通也算方便,唯一让人痛苦的就是山上的饭店全部都停止营业了,自己和朱杰两人只能睡在基站,以方便面和火腿肠果腹。
一箱方便面,12瓶矿泉水,两袋火腿肠,一袋饼干,一把电热水壶,三床被子,一个爬行垫是他们带上山的所有生活用品。值得庆幸的是当天晚上并没有发生什么故障,两人巡逻一圈回来,倒头就睡倒在基站房里,度过了唯一安稳的一天。
次日下午停电一次
21日起来,打开基站大门,一片耀眼的白映入胡勇和朱杰的眼帘,同时带来的还有那一阵扑面寒风,将两人的最后一丝睡意也给吹得一干二净。早饭依然是方便面、火腿肠和饼干,胡勇和朱杰这时才察觉,只买了方便面当主食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上午九点,两人一起出发到各个基站巡逻。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似乎不是太深的雪,一脚踏出去之后,胡勇才发现,雪的厚度已没过自己的小腿,可以说是自己生平见过最大雪了。“只带了一双长筒雨靴,给了朱杰,我只能穿着球鞋走路。”才走过两个基站除雪,胡勇的鞋子就被水浸透了,“如果不是一直在动,鞋子里面都可以倒出冰来。”|
八个基站一圈下来,原本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的工作,让两人吃足了苦头,回到落脚的基站时,已经过了十一点。原本以为白天不下雪,下午可以让人轻松会,没想到刚吃过午饭,整个莫干山都停电了。不用说,两人又抖擞起精神,再次赶赴基站,拉起早已备在基站的发电机,确保基站蓄电池不断电。
“只拉起了两个老基站的发电机。”胡勇说,“但是我们还是要守在基站,如果停电时长超过其他新基站蓄电池所能支持的时间,我们肯定还要赶到另外几个基站发电的。”当天晚上,另一位小伙伴殷杰也被安排上山支援,还带来了胡勇急需的长筒雨靴。
积雪深至膝盖
22日一早,三人就被外面的大雪吓到了,昨天进出的脚印早已不见,连门口的路都快看不到了。但既然上了山,每天上午、下午的两次巡逻是必不可少的。
塞了两块饼干,喝了点水,三人穿上雨衣,套上雨鞋,背上工具包,扛着铁锹,上路了。胡勇清楚地记得,即使穿着长筒雨靴,也挡不住没过膝盖的雪从靴子口里倒灌进来,刺激着三人的神经。殷杰身材较为壮实,于是他就成了开路先锋,胡勇和朱杰则跟在他的后面,踩踏着他的脚印前行。
从住处到基站其实只有短短500米的路程,以往,他们只需奔跑几分钟就能赶到,但这一天,路不见了,连昨天留下的记号也无影无踪,只能凭着记忆前进。一路上踏着深浅不一的雪地曲折缓缓前行,积雪深处,甚至手脚并用,有时路被树枝挡住,就用铁锹开道,这样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他们才到达基站。
殷杰清扫基站门口的积雪,朱杰清除屋顶的积雪,胡勇打落附近电缆上的积雪,然后检查设备。三人外露的手和脸冻着通红,可后背和额头却早已有了汗水。
雪止天晴,阳光照耀着雪地,格外明亮。午饭时分,他们拿出三袋方便面,一个热水壶,这是他们的午餐。在基站前的雪地里,热气腾腾的方便面,已是他们唯一的食物。
雪停了仍无法下山
“零下五度,积雪六十厘米,放眼望去,只剩下一片白雪。今天是无法下山了。”1月23日早上七点,胡勇给家里发了条短信,本来跟家里说好三天后就下山,今天已是他和另外两名队员在山上的第四天了,但大雪已封山,任何人既进不来,也出不去。
但雪停了,胡勇三人上午除雪过后,站在基站门口随意地聊着天,胡勇说吃了四天的方便面,真的把这一辈子都吃够了,再也不想闻到方便面的味道。殷杰则不时地摸着自己的小腿,前两天在深雪中开路,让他的两个小腿快痛的失去知觉,走路姿势都有些不自然了。朱杰最小,才24岁,他最希望的是能够早些下山,洗个澡,好好地睡上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