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秋山白血病少年小俊的家中,探访他的近况。
虽然大部分时间仍然只能在床上度过,但是较一个多月前刚出院时,小俊的精神状态明显更好了,因治疗而脱落的头发也微微冒了出来。由于前一天回医院复查时作了骨髓穿刺术,后背还在隐隐作痛,他没法久坐,只能半躺在床上看看书或者玩玩手机游戏。
小俊的脸颊明显圆润了一些。“我现在胃口还可以了。”他颇有些自豪地说道,现在除了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辛辣食物和腌制品不能碰以外,他已经能跟正常人一样饮食了,每餐能吃下一小碗饭。爸爸吕旭洪告诉记者,小俊的恢复情况确实不错,大部分做完移植手术后的病人没有那么好胃口,现在小俊的食物只要不放味精就可以,不需要特别讲究做法了。
前一天复查时,已经在小俊身上插了11个月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也终于拔掉了,小俊再也不用担心用力不当,被这个导管拽疼了。昨天,医生还告诉吕旭洪,每次回医院复查都要输入的丙种球蛋白点滴下次应该就不用挂了,小俊不再需要靠药物增强抵抗力,自身抵抗力恢复得不错。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俊已经可以恢复和常人一样的生活了,他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待在基本上每天消毒的房间内,记者还是要戴上口罩进屋探望小俊。放下手中的书本时,小俊习惯性地往手上抹了床边的消毒液。因为他的抵抗力还是低于常人,而且绝对不能感冒,一旦引起肺部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出院后带他去澡堂洗过两次澡,后一次回来有点流鼻涕,真的把我们吓坏了。”吕旭洪说,因为在医院里,他们亲眼见过这样的案例,同样是移植手术一年后恢复良好的病人,已经可以正常上班了,因为不小心感冒了肺部感染导致肺萎缩,医生也是回天乏术。
本来天天陪着儿子入睡的妈妈上周因为感冒了,不能陪着小俊入睡,毕竟还是个14岁的孩子,小俊因为怕黑,入睡前总要开着一盏小台灯。
出院后恢复情况良好的除了小俊,还有他的家人。交谈中,在家的爸爸和奶奶明显笑容多了。吕旭洪坦言,现在心里确实轻松了很多,不再像以前担心小俊的病情会吃不下睡不着,他自己也重回了七八斤。小俊的妈妈则回到了天堂伞业车间正常工作,除了每周二请假陪小俊去医院复查,而且以后也不用这么频繁地请假,前一天复查后,小俊可以每隔半个月再复查了。
虽然大部分时间只能待在床上,懂事的小俊并没有过多抱怨,但是他还是很期待天气暖和了,自己的抵抗力再好一些,就可以到公园或商场去走动走动。
2015年6月12日,本报与德清新闻网微信同步刊发了《少年突患白血病爸爸骨髓配型成功》的报道,报道了开发区秋山村少年小俊的不幸遭遇,大量爱心人士为其捐款,善款超32万元,为小俊凑足了骨髓移植的费用。小俊骨髓移植手术后初期出现严重排异,本报在8月28日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德清新闻网微信发出了《秋山白血病少年骨髓移植后严重排异,急需A型血小板救一命》的报道,德清好心人为小俊争献血小板。11月4日,小俊出院回家休养,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据吕旭洪透露,小俊患白血病治疗至今,已经花了七十多万元医疗费用,还好家里拆迁获得了一笔补偿款,已经还清了之前欠下的二十多万元外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