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五年崛起两座城
www.dqnews.com.cn 2015-12-30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城东筑起一座现代城,城南崛起一座科技城。“十二五”期间,县城武康城市框架进一步延伸。城东新区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品质生活区;科技新城主抓地信产业、金融后台服务业培育,打造高新产业集聚区。两座“新城”的迅速崛起,拉开了县城框架,圆了德清百姓享受城市生活的美好梦想。

姚欢亮:看着纸上蓝图变成眼前实景

蓝图变现实,科技新城规划建设部部长姚欢亮,无疑是最有感触的人。从新城规划编制到正式开建,从道路贯通到大楼落成,他从未缺席。

2011年正式加入科技新城的姚欢亮正好赶上了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多轮修改才定下来,”他已经记不清开了多少讨论会。因为了解新城规划,他成了客商来访必不可少的接待人员。“还是一片荒地时,我们就拿着两块规划图板,对着空地描述蓝图,我们自己对新城未来充满憧憬。”

一边说,姚欢亮一边翻出了四年来使用的九本笔记本。笔记本上,记录了新城发展的关键时刻:2011年5月底,启动征迁;2011年底,道路工程破土动工;2012年5月24日,省地信产业园奠基;2013年1月,国遥产业大楼项目桩机进场,首个产业大楼开建;2014年10月,10幢产业大楼投入使用,地信企业入驻办公;2015年5月6日,永久会址项目奠基……回忆起科技新城轰轰烈烈的建设进程,姚欢亮感慨良多。

项目建设创新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大大加快了进度,成为省试点,这是让身为建设部长的姚欢亮最为自豪的一件事。

“我用青春铸新城。”这是科技新城人的心声。姚欢亮也是典型代表,2013年,在工作中不小心摔成了骨折,他就拄着双拐天天跑工地。

如今,下了班有空,姚欢亮会带着孩子,在新城宽阔时尚的马路上走一走,跟孩子讲讲那些建设中的点滴经历。

闻先生:城东新区越来越热闹了

12月27日上午,城东住宅小区保利·原乡响起阵阵欢呼声,正在小区门口的公交车站等车的闻先生知道,又有新邻居搬进来了。

“一开始,是冲着这儿房价便宜。”闻先生坦言,2012年买房时,较主城近万元的单价,这儿7000元/平米不到的房价很有吸引力,而且保利作为全国知名房地产商的背景,让他最终选择了城东。他清楚记得,下单时,城东可选房源并不多,除了保利·原乡,就剩美都·御府了。

2013年6月拿到钥匙时,闻先生发现,城东的荒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华、华盛达、美都的房子就像在比赛,一天天“长高”。千秋东街也是一点点往东延伸,通到了新小区门口。过了没多久,舞阳学校也开工了。

一年后,闻先生住进了新房,“从单位开车回家10分钟,住百合公寓的同事,遇上堵车反而要半小时。”他自豪地说,半年后,门口的公共自行车点通了,不久,116、117公交车也开来了,骑车、坐公交上下班,成了常态。

今年,保利家门口的商业街也热闹起来,便利店、卖菜超市、早餐铺都有了,理发店、药店、美甲店等商家“叮叮当当”正在装修。出了小区,往西,美丽的千亩港公园散散步,看看气派的舞阳学校,“明年城东农贸市场也能用了,挺好的,越来越方便。”作为城东新城的“新成员”,闻先生欣喜地看着这些变化,期待着城东新区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作者: | 记者 程昊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