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本版刊发的《疑似德清最老墙体广告》一文让新市居民韦秀程想到了自己在新市古镇里发现的两处“老字号”招牌。12月10日,他带领记者来到古镇,找到了这两块年代久远的招牌。
在后弄弄口,韦秀程指了指三米多高的一扇窗户,嵌在一堵石墙上。抬头望上去,一块几十公分长的木板上面写着“回春丹”三个烫金大字和三列小字,小字看上去已经有些模糊,大致描述的是回春丹的功效。
据韦秀程介绍,这是新市镇解放以前名气最大、辐射面最广的中药店“益寿堂”的广告招牌。住在后弄的这户人家不知从哪里把这块广告牌拿来做了窗台,如今二楼的窗户已经被封死。
1993年的《德清文史资料》第四辑曾记载道,新市镇的“益寿堂”由苏州市贝晋眉在清代咸丰三年(1853年)创建于北街。抗战八年,益寿堂渐趋衰落,但还是具有相当规模,经营地区西至德清、武康;北至千金、菱湖、石淙;东至崇福、练市、乌镇;南至博陆、亭趾、长安镇附近。
随后韦秀程带着记者来到西河口。走过太平桥,如果不仔细看,一定找不到被空调外机挡住的老字号招牌。经过辨认,依稀能够看到“郑万兴”三个写在木板上的毛笔字。韦秀程说:“郑万兴是清末民初在新市镇上有名的老字号嫁妆店。”当时“郑万兴”就占据了两间店面,镇上许多人家的女儿出嫁都要来店里购置点手工制作的嫁妆。
在新市镇,这样的“老字号”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它们存在的印记却隐藏在各个角落,需要后人好好珍惜、保护这段可贵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