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风吹浪打水土不再流失
www.dqnews.com.cn 2015-12-01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芦苇随风摇摆,水面波光粼粼,难得的好天气吸引了不少游客坐船观光。“连日来的阴雨天气让下渚湖水位上升不少,风大浪大,不过水体还是很清澈的。”指着岸边的木桩护岸,下渚湖游船司机姚生利说,以前没有木桩护岸的时候,碰到大风大浪天气,岸边的泥土很多都会被卷到水里,清水顿时变浑水。

 55岁的姚生利是土生土长的三合人,下渚湖称得上是他一辈子的“根据地”了。“没开发旅游的时候我们自己养养鱼,自给自足。开发了以后我就当上了游船司机。”姚生利说。由于长期受到上游五闸排涝站的水体冲刷,使得下渚湖近年来的淤泥越积越多,加上平时岸边的水土流失情况,下渚湖水位是越来越浅,一些靠近岸边的地方,行船都有些困难了。下渚湖几十年来的变化,老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解决水土流失、淤泥沉积问题是下渚湖水系治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中小河流重点县治理项目工作人员丁建凯说,为了保证不污染水体,绞吸式清淤船成了清淤工作的首选。全封闭的绞吸式清淤船在水下“埋头苦干”的时候,不会像传统清淤设备一样污染周边水体,这样的生态治理最适合下渚湖湿地水域了。短短数日,下渚湖一个原先空旷的大坑便被淤泥填得满满当当。

 “说来也巧,这个坑一直是我们下渚湖湿地的一个‘鸡肋’,没想到居然在这里派上用场了。”下渚湖管委会工作人员朱莫涯说,淤泥填满后,我们在这个大坑里第一时间种上了荷花,依托着淤泥的养料,第一年夏天这一片荷花池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目光,成了下渚湖的又一重要景点,这可是意外收获。

 填充荷花池所用的淤泥不过冰山一角,如何才能把这些淤泥变废为宝成了工作人员们的难题。“这么多淤泥完全可以用来造地啊!”在与同事的闲谈中,朱莫涯一拍脑袋。“我怎么没想到,乡里正好在四都村建设土地开发项目,这些淤泥是最好的造地材料。”说罢,商量好后续事宜后,四都村320亩淤泥造的新土地展现在朱莫涯眼前,成就了一个重要的土地开发项目。

 “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快艇的螺旋桨被水下垃圾缠住了。”负责下渚湖水域巡航的沈建平说,没清淤之前,快艇在行进中经常会被一些破网箱、垃圾缠住,使得螺旋桨发生故障,现在水也深了,垃圾也少了,方便安全了不少。另外,中小河流重点县治理项目建设还打通了我们下渚湖水系多条河道,方便了我们巡航工作。

 如今,下渚湖水系经过一系列的生态整治,水体越来越清澈,环境也越来越好。“整治以后,去年的游客量是28万人左右,今年截至目前已经超过30万了。”朱莫涯说,环境好了,淤泥少了,游客多了。

作者: | 见习记者 王煜杰 通讯员 沈敏桦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