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点,急急忙忙去药店给孩子买退烧药,结果忘带钱包,没想到最后通过支付宝转账的方式向药店付了款,看来以后在武康带一个手机出门就可以了。”近日,记者在朋友圈看到这一信息,不过对于只需要带一个手机不带现金就能在康城解决购物、吃饭、出行等问题,大家纷纷表示怀疑。为此,记者特地体验了一番。
动动手机
就能过一天
清空全身财物出门,真的能在武康惬意地过一天?昨天,记者通过亲身体验发现,该说法确实可行。一天之计在于晨,吃早饭是每个人一天当中的首件大事。在曲园南路英伦时光店内,点上一份9.9元的早餐套餐,店员便转身准备起来。相比于以往等餐的焦虑,记者在这个间隙并没有闲着。拿出手机、扫码、付款,全程3分钟,待店员确认到账信息后,记者已经从店员手中接过了热乎乎的早餐。
上班时间接到采访任务,可这降温的架势实在让人吃不消,放弃电瓶车改为打的,打开滴滴出行软件,记者看到周边出租车共有38辆,并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出行信息。“是你吗?”3分钟后,一辆浙ET8173牌照的出租车停在记者身边。司机杨建设说,上下班时间使用滴滴出行的客人并不多,其余时间该软件对揽客还是很有帮助的,这几天天气不好,短途内路程一天下来能接十来单,另外,忘带现金用支付宝付款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
忙完早上的工作,午饭时间悄然而至。吃厌了单位食堂的饭菜,不少同事准备组团去周边餐馆换换口味。“看看美团和大众点评上有什么好吃的,再去吧!”在同事的建议下,最终记者选中了宋石街的粥家庄,得知记者购买了团购餐后,服务员没多久就上了餐,比对菜单,团购的同款食品便宜了7元钱。用餐的半个多小时里,进店使用手机团购的顾客有七八位之多。
吃罢午饭,在大冬天喝上一杯热饮再惬意不过。步行至兆丰弄阿姨很芒奶茶店,记者看到,一位顾客正因没有4元零钱而纠结。“帅哥,刷一下支付宝付款。”店主陈先生提醒。扫码、付款,两分钟后,4元零钱就到了陈先生支付宝账户。“来买奶茶、热饮的都是年轻人,很热衷支付宝快捷支付,上个月我就联系支付宝推广员办了一个收款二维码。”
傍晚5时,暮色降临,沃尔玛的人流越来越多,后门老太婆粥摊内的空位也越来越少。“每天这个点最忙,不要说上餐了,点餐都要排队,所以我们也很希望顾客用手机扫码支付。”店主金女士说,之前很多年轻人点餐都会问上一句能不能扫码付款,所以最近店里也办了这一业务,方便顾客快捷支付,也缩短了付款时间。
努力“培养”
手机支付习惯
在一天的手机移动支付体验中,记者发现,目前使用手机支付大多数还是年轻人,支持移动支付的店铺也以奶茶店、小吃店、蛋糕房为主,针对的顾客群体大多为年轻一代。
“开始的时候一点也不会用,但是很多年轻人都是用手机软件打车,要是不会就少接了很多生意。”出租车司机杨建设就是一个典型的“后起之秀”。杨师傅说,也有不少人是第一次用手机软件叫车,到达目的地后不知道如何付款还得请教我呢!
记者走访新发地农贸市场发现,聚集中老年人的菜市场、副食品店似乎还都在移动支付的门外,移动支付大多存在于80后、90后之中。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有一个过程,手机埋单习惯也不例外。习惯的养成,需要营造好的环境,需要完善利于手机埋单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比如手机上网功能与商家的配套设施。目前来看,德清的手机埋单场所还未正式全面普及,正在一个全面培养阶段。这中间,还需要运营商扩大对传统产业的渗透面,加大优惠力度。”移动支付德清推广员姚建杰说,只要度过了“培养期”,相信“只带手机不带钱包”的全新生活方式会得到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
本地移动支付
加速发展
不带钱包带个手机就能轻松消费,换成以前,这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场景。如今,越来越多的店铺、商家意识到了“刷手机”比用现金更方便,加速融入到这个移动支付的大家庭中。
“目前我们德清本地使用大众点评的商家、店铺主要以餐饮行业为主,并推广了集下单、扫码、支付为一体的手机APP,下载量也越来越多。”德清本地大众点评APP推广专员康维说,随着移动支付的日益普及,团购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从4月份大众点评入驻德清以来,已经有500多家店铺加入,使用率达到85%以上,对比于别的县域地区,德清本地的推广速度相对较快。
除了百度糯米、美团网、大众点评等移动支付软件,作为移动支付终端的支付宝也正紧锣密鼓在我县各大商铺推广扫码支付功能。“首批签约的80多家店铺主要以小吃店、餐厅、休闲吧为主,目前签约支付宝的店铺正以每天1~2家的速度递增。”正在商场推广支付宝服务的姚建杰说。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手机支付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风险。永安街一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提醒说,银行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方式付费时应格外谨慎并一定要保管好个人信息、银行卡及手机校验码等隐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