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德清民宿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德清旅游的“金名片”。在11月20日召开的全县农洋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上,县旅游委员会公布了6家精品民宿和75家“五证齐全”民宿。6家精品民宿分别是西坡、清境原舍、山中小筑、后坞生活、西部时光、隐·莫干。据了解,类似的民宿评选,在我县还是首次。
从原来的农家乐,到后来的洋家乐,如今人们更喜欢统称为“民宿”。2007年,我县第一家“洋家乐”裸心乡诞生,2009年我县又首创性提出“洋家乐”概念,此后“洋家乐”之风吹向全国。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洋家乐350家,是2010年115家的近3倍。其中,104国道以西的德清西部有民宿246家,其中洋家乐72家。特别是近两三年,民宿的增长尤为迅猛,每年新增速度达到了六七十家。
“我们赶上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德清高铁开通,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作为首批精品民宿之一,山中小筑投资者姚大炜早在杭州开了一家柳湖小筑,有着打造民宿的不错经验。去年开业以来,一直是都市人群喜欢选择的一家民宿。
面对如今民宿发展的汹涌态势,他也颇感压力,不断多走多看多学习。“现在的创新理念的民宿不断涌现,确实压力蛮大。”不过,姚大炜还是看好德清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旅游界中的“热土”,他和合伙人投资的第二家民宿已经在筹备中。他说,办出特色是民宿今后发展的关键。
曾经并不起眼的“农家客栈”迎来了发展良机,变成农民增收的“摇钱树”。会上,县有关领导坦言,德清的民宿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有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也有同质化竞争、粗放管理等成长的烦恼。
在火热的发展态势下,德清民宿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只青岛大虾让“好客山东”形象大跌,旅游业大受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国数十家旅游景区被摘牌或警告。作为我县的旅游品牌和“金名片”,民宿在蓬勃发展的当下,并非都是“名宿”。当下,德清民宿经济期待更健康的发展。
在德清西部的246家民宿中,“五证齐全”的民宿只有75家仅占30.49%。这五证是指: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餐饮服务证、特种行业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此外,86家民宿正在规范提升办理证照过程中,剩余的89家民宿还没有通过相应的验收。
不仅如此,火爆的民宿经济让个别业主表现得急功近利,出现高价土鸡、笋干等情况。同时,农房租金以较快的态势上涨等问题也渐渐暴露……
这些问题和不足,很可能成为德清民宿经济的一个个危机。此次全县农洋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的重要任务,就是部署规范提升民宿工作。
我县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后,又公布首批精品民宿名单,也为全县民宿发展树立了一批标杆。“没在名单之列的,肯定是或多或少存在需要整改的东西,如果每一个投资者能够及时提升整改到位,对全县民宿经济的健康发展肯定是益处多多。”会后,一位参会的民宿投资人坦言。
记者了解到,下阶段我县还将坚决取缔不合法的民宿,并结合“十三五”规划,明确德清民宿发展要控量提质,走好高端精品的发展之路。
台湾的民宿业已有多年发展历史和经验,当天来自台湾南投县的青竹文化园区总经理陈靖赋,来交流讲课,谈及德清今后民宿的发展,他说,“主人的特质很关键。”
“我们特色就在于体验式活动。”最初从事竹工艺加工的陈靖赋,转型升级做了青竹文化园,把竹工艺品全部融合在了“衣食住行娱”中,打造了竹产业、竹文化的“一条龙”体验。虽然民宿只是其中一环,但这就是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