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扇骨
画扇面
从日本带回的扇子和资料
将扇骨与扇面装配到一起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制扇王国”的美称。扇子是中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在德清,有一位从事扇子行业已近20年的人,从做“产品”到做“作品”,他在小小一把扇子上做出了大文化。他就是湖州大唐竹木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焕荣。
画家造扇 取法乎上
折扇是一种既实用又“低碳”的纳凉用具,还是高雅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的象征。
夏焕荣的另一个身份是画家。他是德清县美术家协会理事,山水、花鸟画皆精,1996年刚刚进入扇子行业时,他画过扇面,这也让他在工作之余,对小小折扇里所蕴含的文化含量给予了更多关注。近年来,作为德清竹骨扇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还参加了莫干山首届年俗文化节、德清县第二届村落文化节暨“非遗赶大集”等活动,现场展示竹骨扇绘制技艺。
据他介绍,最早的扇子是用苇做成的权力象征物,扇子起初的功能并不是用来纳凉,而是统治阶级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特权的仪仗扇,因扇子多见于皇宫中,所以扇子又叫“宫扇”。 宋以后,折扇渐渐流行。明清时期,江南一带盛产折扇,在扇子上题字作画开始兴起,对中国文人来说,折扇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又寄寓着个人的文化趣味。“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文人雅士都是人手一把,须臾不离手边,重要性堪比如今的手机。”夏焕荣打趣说。
中国传统的折扇,大致分为扇骨、扇面、扇面书画艺术三大部分,附以扇坠、扇箍、扇套、扇匣等。扇面是清风徐来的主要构件,中国人在制扇活动中就地取材、因材施工,皮、毛、羽、翎,蒲、葵、蕉、蔴,棕、藤、竹、苇,绫、绸、绢、纱,可用的原材料俯拾皆是,工艺手法也是包罗万象。
除了扇面,扇骨也很重要。“一般人看扇子先看扇骨,扇骨的优劣是第一印象。”夏焕荣说,扇骨的材质从明代起以竹子为多,随着人们欣赏品位的提高,一些高级稀有的材料也加入了扇骨的行列,像紫檀、红木、乌木、楠木、鸡翅木等上好的木料,以及稀有的象牙、兽骨、牛角、玳瑁、贝玉等。眼下,夏焕荣正和雕刻师商锦明一起合作创作一批雕刻题材的扇子作品。他说:“一件好东西的产出并非是机械式的过程,要用匠人的心才可赋予它的灵魂。长不盈尺、宽不及寸的扇骨,也能独具魅力辉映艺坛。”
文化支撑 剑指高端
折扇从明代开始传入欧洲,然后风行世界。清乾隆时期,广州的商人曾专门生产适应欧洲贵妇趣味爱好的象牙折扇,折扇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
大唐竹木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纸扇、工艺扇、礼品扇等主要出口日本,在日本一些高端商场的专柜里,大唐工艺生产的扇子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在聚光灯的照耀下尽显奢华。夏焕荣每年都要去几次日本,每次去,他都是带着两种身份:一种是开拓市场的总经理,一种是带着艺术的眼光去看日本。在日本,他喜欢参观博物馆、设计展,看职人一丝不苟地做扇子,看他们如何延续传统文化和技艺。他说:“在日本有超过10万家百年以上的老铺企业,几十万职人是其主要构成,我的合作方就是一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日本公司。职人是传统工艺的传承者,在日本,小学生就开始学习传统工艺方面的知识,他们的国民懂得尊重传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把传统保护、传承好,这是他们的文化共性。”
夏焕荣说,在和日本客商的交流过程中,更多的时间是用来谈文化,而不是谈价格。“我们的企业已经很成熟了,产品质量过硬,深受客户的信赖。因为有文化的支撑,所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尽管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但我们的产品销售一直都很稳定。”
前几年,夏焕荣又把目光瞄准了国际尖端市场,开始给“ANNASUI”、“COACH”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做贴牌生产。在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记者看到了一把精致的“ANNASUI”折扇:黑色真丝扇面外围包裹着花边,扇面上分布着银色的花卉蝴蝶抽象图案,扇骨上镶嵌着施华洛世奇水晶,还有“ANNASUI”的蓝色LOGO,让扇子更显尊荣华贵。夏焕荣说,这样的扇子在国外要卖到800~900元人民币一把,虽然价格昂贵,但是近年来国外购买这种时尚奢侈品的高端人群仍然呈现出增长态势。
延续文脉 推陈出新
去年夏天,夏焕荣去了景德镇的“八方工艺瓷画院”,在那里以瓷器作纸,以釉料为色,体验了画瓷烧瓷。回来以后,他就设计出了“青花瓷”的扇子样稿。“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设计师,都需要不断丰富自身阅历,增加艺术涵养。以前市场上也有‘青花瓷’的扇子,但我看了并不满意,我想要体现出我的设计理念,那次从景德镇回来以后,我马上就找到了灵感,我甚至还想把扇骨也做出青花瓷的感觉来。”
夏焕荣说,产品质量只是一个基本要素,质量的提升在于品质,品质的提升在于文化,而文化的延续在于创意。他的理念与北京一家公司的老总一拍即合,于是双方合作成立了一个扇子文化研发中心,由他负责设计、制作和市场推广。
今年夏焕荣又迷上了漆器,他从中国古代精美的漆器中获得了灵感。“我设想把扇骨涂上大漆(一种天然树脂涂料),然后打磨,使扇骨呈现出自然叠加的纹路,造成一种泼墨山水的视觉效果。”他还想把自己目前形成的画风融入到扇面中去。“以前太局限于传统题材,以后想尝试用新的技法来表达没有画过的题材,运用块面来说事。”
眼下,夏焕荣正在筹备一个扇子展,他想把自己的理念、思路融入到这个展览中去,让人们重新认识古老的扇子。“我想让人们知道,扇子不仅仅是用来扇风的。我想用‘扇子’这种语言来表达时尚元素,在延续传统文化的同时向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展示一种适合这个时代的文化面貌,同时也通过从做‘产品’到做‘作品’的转换,来完成企业的内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