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早茶顺喉入肚,50岁的中年手艺人张年大开始了新一天的光景。这个在武康镇三桥埠方圆近百里赫赫有名的箍桶师傅,至今依然默默坚守着祖传的事业,弹指一挥间,竟然已有37个年头了。
13岁学艺传承非遗
三桥集镇下街头口年大箍桶店位于104国道东侧,门口堆放着精巧的浴桶、洗脚桶等纯木制器皿。张年大说:“13岁那年,父亲见我平日里对木工活挺感兴趣,便开始让我跟着他学箍桶手艺。我家姐弟共6个,我年纪最小,是家里唯一继承这门祖传箍桶手艺的。我从刨、凿、锯、钉等箍桶基本功学起,在家干了3年。16岁进三桥木器社又干了3年,一天工资1.68元。19岁自己开了家箍桶小店铺子,是三桥第一批办个体工商营业执照者,还记得当时每个月交税费1.2元。三桥水泥厂工人上下班、三桥中学师生每天都要经过我的箍桶店。虽然箍桶活儿费力又不挣钱,但我从未想过转行。”
德清山里盛产毛竹,过去箍桶时竹篾箍也用得最多。张年大说:“竹篾做箍要用6年以上的老毛竹劈篾,分七转六花编成,全凭手上功夫与巧劲。现在时兴用铁箍,结实方便。当年,我还带过几个徒弟,最后他们都转行干别的去了。”
2008年,张年大家传的箍桶手艺被评为湖州市级传统技艺非遗项目,他理所当然成了传承人。现在,他每年到木材行进板材要花三万多元,铁箍八千多元。每天清晨6点多,他就开始干活,有时要干到晚上10点多才收场。“人虽然很劳累,但人家定的嫁妆、浴桶、洗脚桶一定要按时交货。人要守信用,手艺活要拿得出手,无可挑剔才行。我做的木桶有二三十年寿命,用过的人都夸奖。”
从前曾是热门职业
圆木技艺是中华72种老手艺之一,箍桶技艺就是圆木的一种,上个世纪曾风靡城乡大地。从前,人们洗脸、洗澡都钟爱木桶,木桶凭借其坚固耐用、工艺精致、物美价廉的特点,成为寻常百姓家中必备的家居用品。这些木桶的制作手艺人称箍桶匠,而完整的箍桶制作遵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步骤流程,共有四十多道工序。如制作茶盘这样的小件,一般的箍桶匠需要半天左右时间,而脚桶、浴桶这样的大件,所需时间更久。在制作要求上,成品器具表面必须平整、木料光滑紧实,才算基本合格。
过去,使用什么样的桶箍也反映出这户人家的生活水平。桶箍分成三六九等,最好的是铜箍,铁箍次之,一般的是竹箍。各种木桶材料都采用杉木,民间也称之为“和木”,木材呈白色,质轻,有香味,是制作房梁和器具的上好材料。
几十年前,老百姓对六件套陪嫁品:子孙桶(马桶)、脚桶、水桶、饭桶、茶桶、茶果盘的需求量很大,箍桶匠也成为当时很受欢迎的手艺师傅。张年大回忆说:“那时的生意真不错,城里大大小小的箍桶店有好几家,几乎每条街上都能找到箍桶店。箍桶匠最忙碌的辰光要算夏天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闲置的澡桶拿出来修理一番,实在不能用的,要新打一个,遇到有板烂掉的要换上新的,漏水厉害的要请箍桶匠把箍紧一紧,最后再用桐油油上几遍。”
箍一个澡桶吃住由东家解决,烟酒茶、好菜好饭款待着,此外还有两三元钱的工钱。请一个箍桶匠到家里来干活,为女儿出嫁准备嫁妆,是江、浙、沪一带自古以来就有的民间习俗。“马桶和脚桶是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考究一点的人家脚桶还要做成高脚的,做这类活不仅材料好、招待好,就连工钱也会高一些。”
独门工具成就绝活
修理水桶、脚盆按照箍桶的标准,更换的板材必须要做得与原件一模一样,拼接好后当场在桶、盆内放清水,要滴水不漏方算完工。箍桶匠的手艺高明之处就在于,不靠胶水就能让木条与木条之间严丝合缝。而木条的弧度及切口的角度是最难掌握的技术,手艺好的师傅仅凭手和眼估量一下,新配的木条一换上去就可与木桶完全贴合,简直堪称天衣无缝。
制作木桶要先将木块锯成大小相同的木条,再用斧头劈出一定弧度,板材之间都采用竹销连接。竹销是取用近毛竹根部的竹子削成的,是一种两头尖尖,长约 5厘米、宽约5毫米的签子。不用铁钉是防止锈蚀木桶。制作一个木桶,有几十道工序,包括锯料、劈材、开眼、光面、划线、钻洞、作销、拼接、打箍、上箍、落底、箍桶、打磨、上油(这一道活由他人完成)。箍桶匠的工具有斧子、锯子、钢丝锯;大小刨子,分粗刨子、外圆刨、平刨。还有一些特殊的工具,如板凳刨、削刀、刮刨、脚刨、内圆刨、斜凿等三十余种。
张年大拿的箍桶师傅特有的工具大刨子,至少有七八十公分长,面宽也有二十多公分。木匠是用刨子刨长木头,而箍桶匠却是手拿小板材就着刨子去刨。
张年大还有两件宝贝,一把年代久远、做工考究的檀木鲁班尺,上面还钉刻有“张锡樵”字样,是他的父亲亲手传给他的。另外就是一副箍桶匠用的老担子,与其他手艺人的担子有明显差异,就是担子一头有一个椭圆形的木桶,高度约40公分左右,桶盖一半是固定的,另一半是活动的,可以自由开启,其用处一是桶内可放置各类工具,二是可作凳子用,干活时就坐在木桶上面。
张年大说,店里没活干的时候,他就挑着一副箍桶担子出门,走街串巷地揽活干,有时候能连续干上十天八天的活。虽然这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浪漫之旅,但对于平日里的枯燥生活来说,却也不失为一种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