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我亲眼见过20多位中国名人
www.dqnews.com.cn 2015-11-13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阅兵期间,一张周恩来总理的照片配上“这盛世如你所愿”七个字感动了全中国。明年就是周恩来逝世四十周年,一想起这位总理,新市镇市民施剑青脑中的印象总会倒回到那一次亲眼见到他的时光。

施剑青的外祖父陈竹君是江苏候补知县,岳父曹秉喆是国民政府国防部军法局少将副局长。因此,如今已90岁高龄的施剑青从小便见过不少名人,不只是周总理,还包括郭沫若、丰子恺,银行家虞洽卿、青帮头目张啸林和黄金荣,郁达夫的前妻王映霞、画家吴徽吴养木父子等,掰着手指头算算,少说也有二十人。

与周总理的两面之缘

施剑青见过周恩来总理两次,第一次更是同场吃饭,后来一次是周总理乘车经过时,向老百姓挥手示意,被施剑青碰到的。他说,周总理的样貌和照片里潇洒的样子无异,风采动人,不过真人更加亲切、随意,完全没有架子。

抗战胜利后的秋天,周恩来和邓颖超到上海小住,受到朋友李明熙和陈松茂夫妇的邀请去家中做客吃饭。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廖梦醒、廖承志姐弟和施剑青、曹蒞庄夫妇。

李明熙是曹蒞庄的表姐,是当时有名的交际花,和孙科之子、孔祥熙之子、何应钦之子都有往来。姐妹俩因为抗战分离,已经八年未见。

表姐家在上海静安区的跑马厅公寓,当天专门请了厨师来做饭宴请周恩来一行,餐桌上摆放着珍贵的玻璃器皿。周恩来西装革履前来赴宴,而邓颖超也是旗袍穿在身,陈松茂向周恩来介绍在场的其他客人后请大家落座。

周恩来与陈松茂在席间觥筹交错、谈笑风生,连邓颖超和李明熙都难得插话。施剑青等小辈和随从人员就坐在另一桌上吃饭,周恩来夫妇上午9点多来,下午1点多就走了。“当时和周总理吃过饭我们都不敢讲出去。”因为岳父是蒋介石面前的红人,小辈们私下与周恩来交往甚密,会惹来闲言碎语,所以就选择不说。

青帮大亨救过我

1940年,施剑青十五岁那年,在上海念书的他跳级考上了无锡国专古文学校。无锡国专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培养国学精英的摇篮,抗战期间迁至长沙、桂林、上海等地。

初冬前夕,学校的学生发动抗日游行,没搞明白情况的施剑青也参加了,在南京路上举着旗子游行。警察拿着水龙头对准了学生,许多学生被冲倒抓走,施剑青也不幸在国际饭店和卡尔登大戏院中间被捕。有人看见之后去告诉了施剑青的父母,父母急得团团转,完全不知所措。

因为外祖父当年参加同盟会活动时,需要经费就把货运到上海去卖,自此结交了上海滩青帮大亨黄金荣,确保货物畅通无阻。万般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去求黄金荣帮忙救儿子。

黄金荣叫父母俩去公共租界的巡捕房领人便是。当晚十点,施剑青被解救出来,当即去洗澡理发。第二天,父母买了礼品带着施剑青去黄家道谢,让儿子叫黄金荣“外公”。施剑青这才见到了黄金荣,只见他身着短衫长裤,脸圆圆的,“像个铜炉。”

黄金荣看了施剑青好一会儿,才开口告诫,要他好好读书,不要过问政治,“他让我想想当年外祖父退出国民党的事,提醒我不要参与政治。”施剑青回忆,外祖父在发现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现象严重、并没有真正为百姓考虑之后,感到心寒,主动退出了国民党,从此告诫后辈不要参加政治活动。

黄金荣还让父母对施剑青严加管教,此后施剑青便失去了个人活动的自由,由家人接送上下学,单独出门也不同意。“出门都是车辆接送,所以我到了20岁还认不得上海的路。”施剑青毫不夸张地说。

到了过年的时候,施剑青家又向黄家送去了礼品,黄金荣邀请一家人去吃年夜饭,过财神节也请了他们去吃酒。每次见面,黄金荣总会给施剑青一二十块银元。看到施剑青不饮酒、不看牌,还会夸奖他“少年老成”,并让他常去家里玩。

但施剑青的二舅对“流氓”深恶痛绝,坚决不让他去黄家走动,从此便断了往来。

不识丰子恺的漫画

说起丰子恺,攀起关系来,施剑青还同他沾点亲。丰子恺的姑母是施剑青妻子的奶奶徐振华的继母。按照辈分,施剑青要称呼丰子恺为“爷爷”。

1945年初冬,丰子恺从大后方返回杭州居住。施剑青受徐振华嘱托,代送礼物去丰子恺家,从新市出发坐了半天的轮船到达杭州。见面后,施剑青见丰子恺身形清瘦,蓄着长长的胡子,看上去十分慈祥。为人好客的丰子恺还留他吃饭,并且把一字一画两页尺页作为见面礼送给施剑青。

但是当时施剑青对漫画不懂欣赏,没有留意,回来之后就随处摆放了。反倒把丰子恺的字当即装裱起来,当做瑰宝。可惜的是,这两页尺页在文化大革命中都被毁了。

虞洽卿影响我最深

施剑青见过的名人不少,但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就要数虞洽卿了。抗战开始之后,施剑青跟着姨表姐和姑表姐逃难到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的二舅陈期昌家,“当时是一家保一条血脉,我们这一辈就我一个男孩,家里就把我送去了上海。”施剑青说。

因为当时是11月中旬,施剑青才12岁,正是求学六年级的紧张关头,为了能够去上学,二舅找人带着施剑青去见私立上海中学的校董虞洽卿,也就是二舅的继父。

见到虞洽卿,施剑青称呼他为“好外公”。虞洽卿询问了施剑青的学习情况,当场让他背诵《爱莲说》,想要考考他。施剑青倒不紧张,背得挺流利,随后虞洽卿告诉他读书要“读得活”,要知其所以然。这番话让施剑青的一生受益无穷,在学习中他时刻记着不能读死书。

虞洽卿电话联系了学校后,告诉同来的人,第二天下午带着名片送施剑青去学校,直接找校长陈济棠就可以了。

第二年虞洽卿和其他的校董闻兰亭、颜庆惠、袁履登一起来学校参加校庆,特意让校长把施剑青叫过去,关心他的学习情况,并让他叫三位朋友为“太老伯”,这三位朋友都是当时上海的商界精英。

1943年清明节后十天,二舅为施剑青在上海补办酒席,虞洽卿和这三位朋友一起来吃酒,当时施剑青已经出继陈氏,随母亲姓,名字由施陈杰改成陈杰,因此改口称呼虞洽卿为“好爷爷”。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生之中,能够与优秀的人有过交往,即使是几句简单的交谈和近距离的观察,也一定能够有所受益、近朱者赤。施剑青便是如此,“黄金荣教育我不要参与政治,其实和我外祖父说过的话一样,而虞洽卿叫我不要读死书,和我母亲对我的嘱咐也一样。他们这样的告诫更加触动了我,可以说是影响了我的一生。”
(请韦秀程前来领取报料奖100元)

作者: 记者 陆晨晖 通讯员 俞大庆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