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我们选择这样过
www.dqnews.com.cn 2015-11-09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昨天,是中国第16个记者节。当天,《德清新闻》的记者和编辑,分三路在武康、乾元和新市三大镇设摊,与读者开展面对面交流。以一种“新闻,我们在路上”的姿态度过了没有休息日的节日。同行的还有12349热线和金阳光百姓互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驻足关注。

武康正翔商业广场

当天上午,在武康正翔商业广场上,新闻接访火热进行。听市民讲讲身边的故事,对报纸提意见建议。

接访中,钟管的岑炳林说起了家里的那张八仙桌,当年日本鬼子纵火焚烧自家祖屋时,曾祖父奋不顾身地冲进火场,把这张八仙桌给抢救了出来,只在一条腿上留下了烧焦的痕迹。如今,桌子在兄弟家里放着,桌面台板下,留有“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岑金发记”等字样。

读者燕女士的父亲是一位老公安,家里有当年父亲参加公安系统篮球赛的照片。“那一批老干部,现在都走了,他们身上有着不少的故事,你们可以去了解一下。”燕女士很健谈,还给记者介绍了公安的退休干部朱忠良。

乾元长桥堍

秋风瑟瑟,但依旧无法阻挡往来市民的热情,在乾元镇长桥脚下,新闻接访活动刚刚开始,就引来了市民的围观。

活动现场,热心的市民们一边迫不及待地阅读着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德清新闻》报纸,扫描着德清新闻网微信的二维码,一边提笔在征求意见表上写下自己的心声和意见。

市民朱凤琴是《德清新闻》的忠实读者。她说:“《德清新闻》贴近老百姓,语言也通俗,我们都爱看。这里既有全县重大新闻,也反映了我们普通群众心声,内容很广泛。自从报纸改版后,我阅读起来也更舒服了。”

当被问及《德清新闻》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时,朱凤琴也快人快语:“希望能够多报道一些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再开设一些像‘民生扫描’这样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栏目。

“希望能够多宣传一下健康生活知识。”“要贴近生活,多一些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求职、餐饮、房产等信息,更好地为民服务”……短短一个上午,就收到了不少读者对《德清新闻》宝贵的建议。大家都表示,要认真梳理这些意见建议,更好地服务基层、关注民生。

新市银都大酒店门口

在新市的中心广场对面,三张长桌子、一条横幅、几块展板、记者和编辑以及德清新闻网、12349热线工作人员就开始了本次新闻接访。第一个走近的新市市民吴明祺是《德清新闻》的老读者,“我想要提个建议。”喜欢《小张看天气》栏目的他真诚地说。

“您请说。”记者提笔准备记录。吴明祺说,气象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他所在的新市镇因为与武康镇距离较远,有时候天气情况并不相同。他希望报纸在气象这一块加强服务,针对不同乡镇差异化注明,最好能在报纸上增加小窗口每天播报。

在接访现场,最忙碌的就要数德清新闻网的工作人员了。路过的市民们纷纷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德清新闻网的微信公众号后,就可以在手机上便捷地了解本地发生的各类新闻。
姚斌是德清新闻网微信公众号的铁粉,看到记者和编辑还挺高兴,他觉得德清新闻网每天的内容都很不错,尤其喜欢看其中社会生活方面的新闻,“每天的内容都不够看。”姚斌笑着说出这个小小的遗憾来。

据悉,本次新闻接访活动,德清新闻网微信粉丝新增加近200人。

作者: | 记者 何水根 陆晨晖 见习记者 李婷 文 记者 李杰 图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