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新桥通行 老桥并存
www.dqnews.com.cn 2015-11-05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新市镇勇兴村与禹越镇天皇殿村之间的横塘港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老石桥,它叫永寿高桥(当地人称其为横塘桥)。近日,在永寿高桥旁,一座升级版永寿大桥建成通行,这是当地百姓期盼已久的事。

 新建的永寿大桥长60米,宽6米,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桥,行走在桥面上,平坦宽敞,犹如过马路。记者在桥上遇见了正骑摩托车从天皇殿村回勇兴村的村民沈松泉,他告诉记者,没有这桥时,他得翻越旁边高桥过河。骑车上桥,非常危险,推车上桥,相当吃力,现在总算方便了。

 这岂止是沈松泉的感受,横塘港两岸隔港相望近在咫尺的村民,因交通不便的问题已经烦恼了很多年。

 2000年,还是《莫干山报》时,记者参与了《这座桥,该不该拆?》的系列报道。报道讲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外出不只是步行和划船,用上了自行车、摩托车、甚至汽车,但是因永寿高桥的障碍,行车非常不便。那年,天皇殿村修村级公路时,把路筑到了老石桥下,有人提议,把老石桥的桥拱拆去,放上水泥板,改造成公路桥。而勇兴村,也包括天皇殿村的一些村民不同意,他们认为,永寿高桥虽然制约了交通,给两地通行带来不便,但如果将桥拱拆掉,无异于毁了桥,这桥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能拆。由此引发争议。

 那么,永寿高桥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人留恋,并强烈要求保留?据史料记载,永寿高桥始建年代不详,明清有过多次修缮,民国16年重建。此桥远看如长虹卧波,近看高大挺拔。从桥堍上桥,需登35个台阶,在当地老人的记忆中,从前帆船过此桥,不用落帆。站在桥上,远近景物尽收眼底,它是横塘港上地标性建筑。然而正是因为它的高大,给现代人的交通带来了种种不便。

 当时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纷纷发表意见,从经济、文化、历史、现实等角度提出各种看法,在各方努力下,大家达成共识:保老桥,建新桥。

 据测算,造新桥需投资60万元,这笔巨款从哪里来,两地的村干部为难了。在此后的十几年里,新桥没有动工。而永寿高桥两岸经济快速发展,各种货物往来频繁,因为无法顺利通过永寿高桥,增加了运输成本。随着村民生活改善,家庭拥有小轿车已不再稀奇,但是驾车过横塘港必须绕远道而行。交通矛盾越来越突出。当地村民说,从前过高桥没觉得啥,现在真的厌死了。尽管如此,两地村民不再提拆老石桥的事,只盼着新桥早日动工建设。

 2013年,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人大领导联系勇兴村,当地群众反映了永寿高桥的交通问题,领导非常重视,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着手协调此事。当年,建造新桥一事列入了县交通建设计划。2014年,新桥进行招标,当地镇村干部全力进行工程政策处理等事宜。年底,新桥正式开工建设。建桥期间,涉及到村民的土地、作物等问题,一些平日“斤斤计较”的村民,变得慷慨了,新桥得以顺利施工。

 在新桥施工时,村民常常站在老石桥观看,天天期盼着新桥早日建成。到了新桥可以通行的那一天,两地村民纷纷上桥行走,村民们轻松自在地走在大桥上,满脸喜悦之情。

 今年88岁的村民沈顺荣,新桥通行后时不时地到桥上走走,他常在那里凝望着永寿高桥,对他来说,这其中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永寿高桥重建于民国16年,即1927年,那一年正是他出生之年,他与重建后的永寿高桥同年,在他的心目中,永寿高桥是他的伙伴。建了新桥,还能看到老桥,是他多年的心愿,如今他很欣慰。

 据了解,永寿大桥建成后,还将向两头延伸道路,目前这项工程已列入明年的农村公路联网规划。工程完工后,不仅勇兴村与天皇殿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这一区域的交通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在德清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许许多多老石桥,不少老桥在自然和人为的沧桑中消失了,永寿高桥也因为交通的矛盾仅差了一点被拆除。如今新桥建成,交通矛盾得以解决,古桥又被完好地保存,两全其美。将来,当人们行走在永寿大桥上,观赏古老的永寿高桥时,定会为今人点赞。

作者: | 记者 宣宏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