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位于武康长春村南凯农庄的黄建南老板眉宇间多了几分喜气,原来是农庄里来了支省城里来的退休职工艺术团,吹、拉、弹、唱,歌、舞、跳、笑。他们不是来表演的,而是来休闲娱乐的,准确地说,是休闲兼排练的。
这个艺术团的名称叫岁月如歌艺术团,是杭州市西湖区的退休职工组建而成的。平均年龄七十岁。约一百人的队伍下车后,就在农庄的茶棚——一个茅草、毛竹、木桩和土砖搭建的大棚里,穿起了演出服,给农庄附近的村民们带来了一场非常受欢迎的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系列节目,领头的人说,这是为一场文艺汇演而作的排练,而且还有摄影师摄了像。当然也顺便在农庄用了中餐,还带走了大棚外面菜地里种的各类蔬菜。
“这样的老年人队伍,杭州市西湖区估计要来十支。”黄建南开心地说,这些省城的退休老人,非常需要一块宁静的场地排练,并且到乡村来体验,这下长春村里的这个小山村,就吸引了他们的眼光。本来南凯农庄的定位就是专做老年人的休闲观光,这一下双方一拍即合。
虽然这样的艺术团并不会带来极丰厚的收入,但黄建南认为,未来中国的养老任务很重,专做老年人的观光休闲大有可为,与一般的洋家乐、农家乐专做高端和年轻人不同,南凯农庄的定位就是专做老年人生意,而德清本地人大部分是农村出身,本身就在老家农村有房子,本地的空气水质也不错,因此做老年人生意的目光应该放到大城市杭州、上海等地。本来就要到杭州去打广告,而这些艺术团的团员每一位老人都可以是一个个的活广告。
活广告的效应已经开始体现了。在农庄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块小白板,写着:番薯10元一包(5斤),玉米10元一包(3斤),芋艿10元一包(3斤),土鸡蛋15元一包(10只),茭白10元一包(3斤),花菜5元一斤(2~3只)。由于中餐在这里品尝到了纯正的新鲜农家菜,农庄里新鲜的蔬菜就被杭州大爷、大妈们瞅中了,几乎每个人都带走了这里的菜,平均下来有30元左右。
为什么杭州大爷大妈喜欢这里的蔬菜呢?这里要从农庄菜地里的肥料说起。蔬菜要好吃,最好是露天蔬菜,而且浇灌的水质要好,用的肥料要有机。这两点,南凯农庄都做得与别的地方不太一样。
从餐厅向东望,群山环抱。群山下面,是一个农庄砌好堤坝的小水库。正是这些大自然赐予的山林水,顺着小溪蜿蜒流到下坡的菜地里。而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些菜地里当家的肥料不是别的肥料,而是有机肥里的兔粪。为什么不用德清最多的猪粪呢?黄建南说,因为猪粪里尿水多,有些菜不适合用,而且因为这里的菜地是城里老人要来休闲观光的,不能有太多的臭味。兔粪是干肥,方便播撒在菜地里,撒了也没有不舒服的气味。光为这些兔粪,黄建南今年就买了20车,一车约2吨,花了两万多块钱。
|记者手记|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群体也造就了潜在的巨大市场,银发经济大有可为。据民政部测算,由于老年人口发展速度过快,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市场需求是8000多亿,现在仅满足基本需求就有1000亿左右。有市场,有需求,那就要开动脑筋把它做好。
虽然退休的都市老人手中有钱,但如何花钱买个实惠,老年人比年轻人考虑得还要细。吃餐饭,带点土产,还只能算初级破题。记者在南浔荻港村看到,村里已经有数以百计的上海退休老人在休养,甚至清早、傍晚拿着茶杯在村道里闲逛,一副把这里当故乡的神情。
一对都市老人一年开销几万块到乡村住下养老,图个清净、健康,也图个方便。德清的好山好水好村庄,如果再配上合理、科学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必需的医疗、卫生设施,吸引老人们甚至他们的子孙前来,应该是一个课题,需要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