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经国务院批准,莫干山高新区晋升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之前,全省只有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今,我县也成为了高新区“国家队”的一员。
这是一块沉甸甸的“国”字招牌。国务院要求,升级后的莫干山高新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沿着武洛公路东行,从城区刚刚穿过低丘缓坡二期区块,就能看到路边立着一块巨石,“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赫然在目。
据了解,莫干山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前身为莫干山经济开发区,1993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开发区,2006年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三部委的联合审核公告。2010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5年2月,更名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10年8月,莫干山高新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启动实施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2011年3月将申报材料逐级申报至科技部。
经过23年的“磨砺”,历时5年申报期,与15家高新技术园区激烈角逐,莫干山高新区终于脱颖而出,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晋升为“国字号”。
国家级高新区的光环并非凭空迸发。莫干山高新区在深化践行“德清模式”过程中,不断积累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经济发展初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园区经济规模持续快速提升。2014年,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322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838.2亿元,财政收入53.4亿元,园区内有规模以上企业597家,其中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7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75%。
发展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莫干山高新区也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园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在这里,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勃发,长三角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初见成效,生物医药产业渐入佳境,通用航空产业态势良好,高端装备制造业再攀高枝。此外,新型建材、现代纺织等传统产业持续提升。
莫干山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亦是日新月异,“十二五”以来,基础设施累计投入94亿元,建成区内完善的道路、桥梁和雨污水分离管道,整个园区实现热电联供。住宿、餐饮、娱乐等商务休闲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美的工作环境。
莫干山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进一步搭建科研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做大做强高新产业,发展科技金融服务,探索科技改革试点,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努力把地理信息、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