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立于河道边的“水银兜护水公约”
昨天,记者来到三合乡朱家村,这里水清岸绿,景致宜人。村民在河埠头洗衣淘米拉拉家常,一幅水乡悠闲的生活场景。记者注意到,这里道路整洁,河岸也不像以往那样遍地是塑料袋、菜叶。河道中波光粼粼,清澈的河水中小鱼悠游。
在水银兜组,只见河边竖着一块牌子,上写“水银兜护水公约”。询问了一下,这是最近刚立好的。“护水公约”上,简单地写着五条规定,对河道、河埠头的日常保洁、监督评比、禁止行为等作出了要求。“公约”对每一个河埠头都进行了责任划分,一人一个河埠头包干治理,而村民组长徐树明则是整个组的治水监督员。
“这个护水公约是组里村民在一次小组会议上主动提出来的。这条河经过五水共治,变化非常明显,水清了,岸上也漂亮了,但还是有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村民们想通过护水公约,来管好河道,保持日常的清洁。”组长徐树明介绍说,组里为此还在每一个河埠头都配了一个绿色的垃圾桶。村民洗菜剩下的塑料袋、菜叶都要扔进这个垃圾桶内,不允许随意丢弃。
徐树明说,村民们提出来后,他马上和村委沟通了这个想法,并且马上起草了公约。几天之后,他把治水公约拿给组里的34户人家,每一家都在公约上签字,承诺遵守护水公约。
金霞是水银兜3号河埠头的责任人,见到她时正在河埠头洗衣服。“这个河埠头是我们附近几家人共用的,离我家最近,我就主动担任这个河埠头的责任人,没事就来看看。”金霞说,自从护水公约出台后,村民都自觉自愿遵守,以前不太在意环境的也开始主动把垃圾丢进垃圾桶。
“护水公约”在水银兜成为村民耳熟能详的水乡“护水守则”,大家自觉治污水、抓节水,不再向河中倒垃圾、抛杂物,以共同维护河道整洁的环境。村主任鲍庆华表示,现在村里正准备把水银兜的做法在全村推广开来,使爱水、惜水、护水意识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