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德清文化礼堂让乡风民俗迎来新生”
www.dqnews.com.cn 2015-04-23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谷雨时节,德清大地草长莺飞、花红柳绿,一个个“精神充盈”的文化礼堂点缀其间,形成了一座座美丽的精神家园。4月21日至22日,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县举行。考察期间,与会代表们参观我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纷纷点赞德清礼堂文化。当天,本报分派两路记者,在雷甸镇雷甸村、洛舍镇东衡村等考察点,对现场考察情况进行了采访,现刊发记者采写的考察侧记,以飨读者。

雷甸村:寺庙变礼堂,展现水乡生活

  雷甸村文化礼堂,别有一番味道。依河而建,在阳光的照射下河水泛起阵阵涟漪,岸边绿树掩映,一派江南水乡美景。这里,曾是香火缭绕的寺庙。如今,面貌焕然一新,由乡村亮舞台、室内礼堂、珍珠非遗文化馆、水乡风光展示区、休闲健身区组成的这个1300多平米的文化礼堂成为村民津津乐道、常来常往的精神家园。

  当天,参加现场会的与会嘉宾一来到这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礼堂,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镜头,一片快门声顿时响起。“真实”、“美丽”、“传承”——是大家频频挂在嘴边的赞美词。

  走进室内礼堂,热闹非凡,村民们载歌载舞,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在喜悦欢庆气氛中,进行的是雷甸村“治水模范奖”和“最美家庭”的颁奖仪式。“我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空的时候就捞捞水草、捡捡垃圾,我们都住在这附近,河水变干净了,环境好了,大家住着也舒心是不是。”站在台上,接过“治水英雄”的奖牌,村民张永明激动地拿着话筒的手都有些发抖。

  “对,对,现在水清了,河里绝迹了十多年的青虾又回来了。”台下,一位村民乐呵着向记者说道。

  文化礼堂,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作用,这在雷甸村体现得淋漓尽致。雷甸是水乡,水乡生活馆内,可以看到的是老底子的鳜鱼笼、丝网、鳝鱼钩、小帆船等用具,这些都是村民主动捐赠的,成为了村民记忆中的一道美丽风景。还有,珍珠非遗馆内,娴熟地人工插种珍珠也让人大开眼界。

  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祖强在参观后说:“挖掘文化、传承文脉,让乡风民俗和历史传统在礼堂中逐渐复苏、活化并迎来新生,德清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这方面做得很好。”“这里的文化礼堂,结合当地特色,让人印象深刻,让文化礼堂用起来、活起来,真正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台州市副市长叶海燕说。

东衡村:“三礼一歌”传承礼仪习俗

  洛舍镇东衡村文化礼堂广场的西面,28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正在现场展示各自的“绝活”和“珍品”,这里正是与会代表们的下车点,大家被眼前的“稀奇”深深地吸引了,赶紧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三合烘豆茶习俗也在其中,展示人员解说着烘豆茶的由来,并泡好香茶供与会代表品尝。一下车就能喝到这杯颇有地方特色的烘豆茶,与会代表们纷纷点赞。“这种本地的常物很有特色,可以做更好的推广。”温州市瓯海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文献马上开始贡献“金点子”:打造烘豆茶品牌,对外推广,为百姓提供更多创业致富机会。此外,他认为通过文化礼堂把非遗项目展示给下一代具有很大的传承意义。

  非遗项目的展示一直“连接”到东衡村的乡风文明馆,与会代表们还是“放不下”手机,将馆内的展示内容一一拍了下来。“德清的乡风文明馆建设得更规范,内容更丰富。”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文明办主任江啸参观得很认真,他要把德清的好做法带回去。

  在文化礼堂的“主会堂”,正在举行东衡村特有的“三礼一歌”传习活动。在新人进门礼中,三对新人将自己的父母请到礼堂的舞台上,向家长敬茶行礼,家长将家训传给新人,还有村里的长辈给新人寄语。“这样的仪式很有意义,可以将传统礼仪方面的习俗传下去。”登台参加活动的新娘姚丽佳说。随后还举行了新东衡人进村礼以及学童进学礼,接着在场的村民齐声欢唱《东衡村村歌》。

  参加活动的村民很投入,在台下饶有兴致观看的与会代表们也感触良多。“东衡村的文化氛围真好,这样的活动真正实现了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本质。”丽水市宣传部理论党教处副处长梅华说。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曹鸿认为,新农村不仅要有新房、新路,更要有新人、新貌,新貌可以通过文化传承,在文化礼堂大舞台上实现更多的文化梦想。

  此次与会的还有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专家指导团成员,他们也对德清的文化大礼堂建设表示了充分肯定。“活动内容很丰富,而且都有德清地方特色,老百姓参加得很踊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研究员陈野说,可以感觉到政府对文化礼堂的支持力度很大,文化礼堂设施都很有文化品位。

作者: 记者 程昊 张哲萍 实习记者 陈健 通讯员 李济林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