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德清新闻网投稿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人文德清 >> 书香德清
文字:   打印

龙泉“瓷哥”隐德清 定要重现千年瓷
www.dqnews.com.cn 2012-09-26 德清新闻网

 

  武康城郊的一座旧式会堂内,一位年轻人在专注地摆弄一个大罐,他一会儿捧着大罐瞄来瞄去,一会儿闭眼沉思。身后是成排的木架,上面摆放着许多瓶瓶罐罐。这位年轻人是谁?他在做什么?

  他叫王军港,来自龙泉一家青瓷厂,他要在“瓷之源”——德清,重现两千多年前的德清瓷。

  2007年~2008年我县火烧山、亭子桥原始瓷窑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国陶瓷考古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为确立瓷器的发源地奠定了基础。之后,中国古陶瓷界作出“以德清所在地的东苕溪流域在中国瓷器起源研究中的特殊重要的地位,誉之为‘瓷之源’可谓实至名归”的结论。从此德清与“瓷之源”连在了一起。

  通过重现德清瓷,可以进一步研究德清瓷的渊源,扩大“瓷之源”影响力。但要重现两千多年前的瓷器谈何容易。为此我县有关部门四处寻访制瓷“高人”。

  我县有关人士初次找到王军港时,他并无来德之意。但后来,当他目睹了德清瓷时,惊讶不已,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会做出如此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两个多月前,他在疑惑和震撼中欣然来到德清。

  王军港沉浸在试验中,带着希望拉坯、装窑、烧制。即使在旁人认为这就是德清瓷时,他仍不住地摇头。有时王军港觉得:难道自己真的无法破解其中的奥秘。
  这位个子不高,身材较瘦,略带腼腆的年轻人,虽然还不到而立之年,但在制瓷业中并不是新手,应该说,是一位佼佼者。

  王军港出生在农村,5岁就上了小学,之后随父进城读书。由于来自农村,年龄小,个子又矮,常被同学欺负,因而厌学。13岁初中毕业时,父亲给了他三条路:再读书、当厨师、做瓷活。父亲认为,读书可以出人头地,当厨师将来饿不死,做瓷活就看自己的造化了。王军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龙泉是青瓷的王国,王军港的父亲又是搞古董鉴赏的,在耳濡目染中,王军港从小就喜欢捣鼓瓶瓶罐罐。

  在龙泉,青瓷制作带有神秘色彩,不轻易传人。13岁的王军港人小鬼大,他约同伴一起到自家附近的青瓷研究所玩耍,其实是去偷看师傅的配方和制作,回家全部记下来。王军港说:“我到现在还未拜过师,但那个时候我偷偷拜的可都是大师。因为那时的龙泉青瓷研究所汇集了许多国内青瓷制作高手。”
 

国家一级文物、战国时期的德清瓷——龙柄提梁壶
 

  王军港早上5点多起床,然后就在作坊里学拉坯、塑形。弄不了了,又去偷学。在最初的两年多时间里,王军港不知敲掉了多少瓷器,砸下了多少钱,好在有父母的支持,干得很踏实。15岁那年,王军港用母亲的名字在工商部门登记正式办了一家瓷厂。

  这也许是受父亲职业的影响,或是他骨子里就是有这天分,渐渐地,王军港的制瓷走向仿古风格。后来二度进入陶瓷学院进修,他的技艺有了理论的升华,仿古瓷制作渐入佳境。

  2009年,王军港精心创作的青瓷打击乐器——“青瓷编钟”,在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精品拍卖会上,以13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被人竞得,创下了龙泉青瓷工艺品的拍卖成交新纪录。王军港从此成名,是青瓷界的后起之秀,获得“中国十大民间优秀艺人”称号。

  按常规,仿制瓷器在这样一位“高人”手中不会太难,但仿制德清瓷让王军港犯难。王军港说:“在我的眼中,德清瓷犹如天工之作。它的器形庄重自然,张扬含蓄。纹饰刚中带柔,优美流畅。釉色青中泛黄,浓淡相宜。它虽是两千多年前的东西,但在我看来,更像是后现代作品。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一定会更加崇尚这种美。德清瓷这种独特制作工艺失传,实在可惜。”

  王军港认为,要重现精美绝伦的德清瓷,首先要解决几个疑难问题。仿制的原料一定要用本地的,但当年最典型的瓷矿究竟在那里?按照古人制瓷的规律,瓷土一定就在窑口的附近。德清窑经历了商周到战国,乃至后来的唐宋。经过长时间的索取,瓷土资源是否已经枯竭,还是经历几千年的沧桑变化而被淹没。釉是什么成分组成?在所有瓷器中,只有青瓷的釉不是化工原料,是纯天然的,古人所用的釉,一般都是把烧窑的炭灰与土拌和而成。值得研究的是古人是用什么植物作燃料的。比如松树与竹子烧成的灰,它们做成的釉,效果不同。只有破解了古人釉的配方,才能烧出古瓷的效果。瓷器上的纹饰是怎样做成的?德清瓷无论是简单的线条,还是复杂的图案,清晰而又朦胧。它是刻上去的,还是模打的,如果是刻,应该不是铜铁之类的硬器所为,不然显不出柔。如果是模拍的,有的器物纹饰非常深峻、规整,即使用现代的工艺,也难以在器物的弧面上拍打得如此成功。

  经过无数次试验,王军港总算找到了一点感觉。但他认为,如果要有突破,除了继续寻找几个疑难问题的答案外,还有一个更难的关口要过,那就是思维模式。现在已做成的东西就算像了,也只是形似,达不到神似。作为现代工匠,只有将自己的思维模式穿越时空,进入古代工匠的思维境界,才能做出神形兼备的东西来。

  王军港说:“在古代,青瓷也作为玉,口中的玉就是国,所以在古人眼中青瓷是非常珍贵的物件。尤其是德清窑战国时期的青瓷,其中的仿青铜的礼器和乐器,做得非常精美。在当时,一般人不可能拥有它,它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我在龙泉有两个厂子,经营也不错,来到德清,那里的经营损失较大,朋友不理解,我自己清楚,自从看到德清瓷就离不开它了,能够重现这种瓷器,是我多年来做仿古瓷器一直想追求的。”在王军港的言谈中,无不流露出对德清瓷的崇拜和追求。

  现在,王军港每天仍在专心致志地找瓷矿、配釉料、拉坯、烧制,试验偶有成功,但未能重复烧制。王军港表示:他的性格喜欢做别人不想做、不敢做的事。现在他对德清瓷了解越深入越觉得重现它很难,可他有决心去挑战它。他相信,有德清相关部门的以诚相待,全力支持,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

  目前王军港已有一个设想:德清瓷从商周到战国,历经数百年烧造,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典型器形,我不仅要去重现某一个时期的某一种器形,而要把它做成系列,让人看到这些瓷器,就想到它出于德清,是中国“瓷之源”最古老的瓷器。正如人们看到青瓷想到龙泉、绍兴,看到青花瓷想到景德镇一样。

  如今德清没有制瓷产业,然而穿越时空两千多年,战国时的德清就像现在的景德镇,瓷窑林立,瓷业发达。重现德清瓷并不意味着再创德清曾经的辉煌瓷业,它的意义在于通过德清瓷提升德清这一独有的文化品牌,进而开创这一文化产业。应该说,王军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有胆识和能力,还是一位有远见的瓷商。

 

不可磨灭的萌芽

  没采访他之前,以为只是个“传说”——

  13岁迷上青瓷偷学制瓷“拳头”,15岁“自封厂长”办起瓷厂,23岁创出成交价达1300万元的天价瓷……

  通常之人13岁尚在念小学,通常之人15岁初中还未毕业,他却对“捏泥巴”办瓷厂“痴心妄想”——“自以为是”地当起了没人认可的“瓷厂厂长”,就连当地工商人员惊叹瓷厂内竟有“童工”在干活。

  通常之人弱冠之年走出校园找工作,他却走出工厂返校读书……经过近十年的“折腾”,“一不留神”创造出了全国唯一的青瓷编钟,被拍出1300万元的天价。
  创造这个天价的人是位八〇后。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他叫王军港,就出生于这首《军港之夜》流行的那个年代。如同歌词里描绘的那样,两个多月前,他静悄悄地来到武康,“穿越”至两千年前,潜心破译德清先民的制瓷密码。

  对王军港做的青瓷感兴趣的人很多,而对王军港如何成长感兴趣的人或许会更多。这位中国十大民间优秀艺人走过的传奇经历,或者他书写的财富故事,自然让人兴趣倍增——是什么成就了他的事业?

  从幼儿园就开始的“起跑线上”的竞争,甚至从胎教就已白热化竞争的浮躁,让很多人迷失方向;每逢开学报名时,当笔者读到写在家长脸孔上的焦虑,或者校门前排队接送的车辆,心里总有说不出来的滋味。而王军港的出现,似乎让我们读到了成才的另一条道路,尽管它属于个案,却实实在在树立了一种可能的“样板”。

  当千军万马涌向独木桥时,其中的大多数必然会跌落桥下。王军港就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失败者,因为他升学无望,其明智的父亲给他指点了另两条道:一是学做厨师;一是“玩泥巴”做瓷活儿。

  如果你的孩子或者你的兄弟姐妹选择“玩泥巴”作为职业,相信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会反对。但王军港的父母却能包容他“玩泥巴”做瓷活的兴趣,呵护了他萌动的嫩芽。

  现在我们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许多技艺或将面临失传,其原因莫过于愿意承接前辈技艺的后人越来越少,其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便是从小得不到相关技艺的熏陶。无论是医师还是厨师,大师级的人物似乎越来越少。原因在哪里?学得太晚恐怕是一大重要原因。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国。没有几十年修炼不可能达到上医治国之水平。王军港正是从小痴迷瓷器,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每当热烈的夏季高考榜单上的“状元”在我们的周围热过,无数人的热血随之沸腾一番,聚光灯也总让“状元”发烫。而王军港的出现,似乎更有耐人琢磨的地方。他静悄悄地“修行”,与浮躁心态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个突然“杀”出来的“少壮派”,以其二十多岁的年纪,丈量两千多年的历史,似乎不自量力。然而,正是其所追求的的深度和厚度,昭示了其潜力和内涵,无论穿越古代,还是探索未来,都会给我们对青瓷文化的理解力与鉴赏力打开一扇大门,无限遐想会让更多人反思,我们放弃的成才之路究竟有多少? (一人)

作者:记者 宣宏 文/图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