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新闻记者基层行 >>
文字:   打印

今日观点:基层永远是新闻的富矿
www.dqnews.com.cn 2011-09-28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著名报人范长江曾经提出过“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无论是报道内容,还是报道需求,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更需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思考、带着追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只有深入基层这个新闻的富矿,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就报道内容而言,在基层热气腾腾、新鲜活跃的生产、生活中,在基层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几乎每一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可资报道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在事件和人物背后,改革开放的大时代给基层经济社会、人文生态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更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究的报道内容。编辑记者不经常走入基层,用自己的身心去捕捉基层的点滴变化,就很难使新闻报道获得应有的敏锐度和深度。

  就报道需求而言,基层人民群众也更需要新闻报道的参与。来自基层改革发展的大量探索和实践,迫切需要新闻报道给予广泛传播、探讨争鸣;来自基层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利益诉求、矛盾冲突,更需要新闻报道给予充分表达、有效引导。这样的需求,正是新闻工作与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现实基础所在。编辑记者不经常走入基层,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了解的桥梁,就很难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更谈不到履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促进改革发展和谐稳定的职责。

  基层永远是一座新闻的富矿,而且是一座可供“双向发掘”的富矿。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在发掘新闻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发掘自身和人民群众的感情,最终建立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者: 一鸣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