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新闻记者基层行 >>
文字:   打印

聚焦农田里的打工者:缙云土地流转 转出农民好生活
www.dqnews.com.cn 2011-08-31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老卢在拔姜

村民在地里劳作

  浙江在线缙云8月26日讯(记者 李利 周旭辉) “出门啦,下地干活咯……”早晨6点多,缙云县堰头村的卢王德便吆喝了三五个村民来到田间地头。

  他们脱鞋挽袖,操上工具,和普通农民一样,熟练地干起了农活。但是现在除了农民之外,他们还多了一个身份——打工者。

  在自家的土地里干活怎么叫打工呢?原来早在几年前,缙云县采山涧蔬菜专业合作社落户这里,运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向当地农民租地,卢王德家里的2亩地便在其中。

  “土地就是咱农民的命根子,我这么大年纪了,除了种地不会做别的,租走我的地,让我喝西北风啊……”56岁的卢王德蹲在地里边剪生姜边说,“后来合作社告诉我,租我的地不仅每年付给我地租,而且还能雇我干农活。我们合计了下,就签了。”

  当时的合同规定,租给合作社的每一亩地租金以400斤稻谷的价格来算。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今年一亩地的租金相当于450元人民币。以老卢家的2亩地来算,光租金就将近千元。“这好比自己种地半年的收入了。”老卢说到。

  除了地租,老卢还有一份每月2000元的工资。对此他非常满意,“我们这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都是像我这样50多岁的。能在家门口劳动,每月还有2000多的固定收入,当初真是想也想不到啊。”

  收入虽然不错,但是工作也不轻松。老卢他们一天的工作时间是9个小时,从早上6点半到下午5点半,中间有2个小时的午休。堰头村附近的几百亩土地都是他们的地盘,今天在地上拔生姜、明天进棚子摘葡萄、后天去田里挖芦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

  老卢说,“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原本一年收入不到5000元,现在已经突破了2万。多亏了合作社,凭良心我也要好好干。”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