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海翔 摄
“过去,石矿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资源,如今有人办果园,有人开农家乐,有人当起水产养殖户。”谈起三合乡下杨村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村党支部书记唐金荣有说不完的话。唐金荣说,村里一排排洋房别墅建起来了,环境也越变越好。在三合乡政府“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环境优乡、三产富民”的号召下,富起来的老百姓也意识到“开矿吃的是子孙饭”,不是长久之计。大伙儿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经营起“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山水文章。
39岁的徐伟强曾是一名采石厂的股东。从2002年起他在矿厂工作,2007年10月,徐伟强尝试种起了葡萄,办起了九龙果园。在矿企上班时工作较轻松,种葡萄后,村民们看到徐伟强一年到头都要耗在田里辛勤劳作。“种葡萄累,但收获也比以前增加了。” 徐伟强说,“2007年前,我每年都和朋友去长兴的葡萄产业园吃葡萄。当时意识到,开矿是个夕阳产业,而现代农业是个朝阳产业。”
经过4年的努力,徐伟强的九龙果园初具规模。65亩葡萄园共种有14个品种的葡萄,最贵的品种“金手指”一斤能卖到25元。按今年的行情,徐伟强每亩葡萄收益是1万多元。
徐伟强的致富经历只是三合乡下杨村村民“生态致富”的一个缩影。“下杨村有村民办起了蘑菇种植场,新奇。”“老陆的养虾场养虾有技术,赚的钱多。”“有村民去下渚湖办了农家乐,周末会有杭州、上海游客过来,生意很好。”每到一处,村民们热情地讲述周边村民的致富经历。
村党支部书记唐金荣说,开山采石作为上一辈村民延续下来的传统,以前大多数村民只能跟石矿搭上边,不是矿厂的小股东,就是有家人或亲戚在矿厂上班。现在,三合乡的生态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每年上万旅客来到三合。青虾养殖、葡萄种植也成为下杨村的特色农业产业。
一个个养殖场、果园的兴起,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九龙果园的管理人员周来高说,果园内聘请了6名固定员工,每到葡萄采摘季节,请来的村民要达到30多人。他每年的收入有3万左右。
65岁的村民吴利子是南路人,他与妻子每天在花卉苗木场帮忙锄草,每月也可以有1300元的稳定收入。
记者行走在村庄里,不时看到“果园”“水产”的广告牌子。而在驶入下杨村的下仁公路两旁,向日葵争相绽放。红花绿树,与周边的村民别墅交相辉映,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