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渚湖熊猫园喜迎八方客   02/28
·[中国网]德清下渚湖熊猫馆昨日正式开门   02/28
·下渚湖熊猫园后天正式开园    02/25
·运“宝”记   01/25
·德德和清清落户下渚湖   01/23
·一对大熊猫今天来德清   01/22
 
 

雄性
姓名:德德
乳名:运运
年龄: 3岁

 
雌性
姓名:清清
乳名:耀耀
年龄: 7岁

    一对可爱的大熊猫来下渚湖湿地风景区啦!
    这是浙江省引进的第六对大熊猫。春节后我县市民就可以和这对大熊猫见面了,届时喜欢大熊猫的朋友,可以和它们亲密接触了!

    下渚湖生态环境良好,风景优美,拥有朱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大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等‘国宝’,大熊猫在此安家,再合适不过了。

  这对即将在德清安家的大熊猫,出生于四川卧龙的熊猫基地,分别是3岁和7岁。“一般来说,12岁以上的大熊猫才能算成年,这对熊猫还处在少年时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会比较强。

  来自四川的大熊猫会适应这里的环境吗?据有关专家介绍,大熊猫喜欢湿度相对较大的环境,有山有水的地方最适合,而德清的西部山区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这样的环境大熊猫会比较喜欢。另外,德清竹子资源也非常丰富,大熊猫在这里也就不愁吃了。

  熊猫园坐落于下渚湖北岸的防风山,防风氏辅助大禹治水的典故便出自于此。从山脚往上看熊猫园主馆外貌,只能依稀看出是一座具有古典风味的建筑。从入口徒步上山,第一个经过的区域是六合广场。六合广场内圆外方,体现的是古代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蜿蜒的上山游步道是游客前往熊猫园主馆的必经之路。道路两旁种植了20多种不同的观赏性竹子,如紫竹、斑竹等。

  为了让大熊猫住得舒适,德清的熊猫园从设计到建成,共历时一年半,整个熊猫园项目占地18亩,总投入1000多万元。

  熊猫园主馆采用了白墙黑瓦的建造风格,黑白两种色调象征熊猫的体色,与下渚湖湿地古朴简约的风格一致。不施粉黛的主体建筑,与郁郁葱葱的植被相互掩映,在山顶整个下渚湖美景尽收眼底,就像一幅优雅的水墨画。

  为了确保在竹子供应不足的时候,熊猫依然能吃到鲜嫩的竹子,下渚湖景区专门在熊猫馆附近设置了一块竹子基地。熊猫消耗竹子的量很大,一只熊猫一天要消耗将近100斤竹子,必须有备无患。

  虽然这对熊猫夫妇还未入住,它们在下渚湖的“新房”已经布置妥当了。

  可以说这个熊猫馆是别墅级的,通过三个活动区域,让熊猫尽可能多地有活动空间。除了建筑与环境、意境与手法,形式与功能也完美地融入了大熊猫自然生活环境的一些元素。

  熊猫馆依山而建,设计建造时保留了原先山体的坡度,自然起伏。外馆隔离成了两个区域,每个区域俨然是熊猫的专属游乐园,草坪、栖架、爬杆等一应俱全。

  内馆融入了竹子、石头等元素,戏水池、小木桥……仿生态环境为熊猫玩耍嬉戏提供了另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

  熊猫喜欢散步,到处走,所以不能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另外,熊猫的性格很独立,可以称它为‘独行侠’,有自己的领地概念,要给足每一只熊猫的独立空间。

  天气凉快的时候,大熊猫可以在外馆休息和散步,也可以和游客亲密接触,天热了以后,大熊猫可以到内馆休息,馆内的温度设置了恒温25摄氏度,确保它不会在天热的时候中暑。

 
远眺熊猫馆,深藏在深山从林中,环境极好
去熊猫的路已经修好了
熊猫馆大门外景
俯看雪中的熊猫馆
熊猫活动区域
熊猫馆内景
德清之宝——野生大豆
  野生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高达3~6米。有黄色长硬毛。叶较栽培大豆小而窄,卵圆形。荚果狭长圆形或近镰刀形,含3粒种子。花期7~8月,果期8~10月。生于湿草地、河岸、湖边、沼泽附近或灌丛中,属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
早在2004年,农业科技人员在我县下渚湖一带发现野生大豆,当时是我省唯一的野生大豆发现地,后政府投资百万在下渚湖设立保护区,成为我国第一批被列为国家级野生大豆保护基地。国家为何如此重视野生大豆的保护,其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美国孟山都公司大豆专利事件。 查看详细>>
德清之宝——朱鹮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我国陕西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分布,但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我国现在重新发现的朱鹮种群是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发现的,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数量仅7只,其他国家已基本绝迹。经过严格保护,以及对朱鹮进行人工饲养,朱鹮现在数量已发展到400只左右,人工种群开始稳定。国家林业局决定选择适当时机和地点进行朱鹮野外回放,以促进野生种群恢复重建。2008年4月上旬,10只朱鹮从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来到我县,在三合乡下渚湖内的鸟岛安家落户。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