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的柿子是当前受欢迎的时令水果之一。柿子虽美味,却并非人人适宜。近日,73岁的德清市民蔡奶奶因食用两个柿子,引发了“胃结石”,不得不紧急就医。
蔡奶奶曾有胃部手术史,但恢复良好,多年来日常饮食并无大碍。前段时间,蔡奶奶在连续食用了两个新鲜柿子后,出现了上腹持续隐痛,还伴有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起初蔡奶奶以为是“老胃病”,自行服药却不见好转,家人赶紧将她送往县第三人民医院。
经检查,蔡奶奶被确诊为“胃柿石症”。在蔡奶奶胃里有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黄褐色结石,正好卡在胃部术后的关键通道上,造成了梗阻。该部位是胃内容物进入肠道的关键通道,一旦堵塞,食物与液体无法顺利通行,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甚至穿孔等严重后果。由于结石质地坚硬、位置关键,医生立即为蔡奶奶开展胃镜下碎石治疗。经过数日精心治疗,蔡奶奶症状完全缓解,成功避免外科手术,康复出院。
据悉,胃柿石的形成与柿子中的鞣酸、果胶等成分有关,它们在胃酸作用下易凝结成块,尤其常见于胃部动过手术、胃动力较差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群,因此每年秋冬季柿子上市时,类似病例也会增多。
医生提醒,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应慎食柿子、山楂等鞣酸含量高的食物,避免空腹食用,一次不宜过多。如进食后出现持续腹痛、腹胀等不适,应尽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