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我县企业联合国家电网发布北斗智能装备
时间: 2025-11-12 来源: 作者: 记者 沈宇翔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高压线路上进行停电检修作业时,最令电力工人心悸的威胁来自“突然来电”和“残余电压”的无声袭击。如今,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安全隐患,正因一项创新技术的应用而得到根本性改变。近日,国家电网与千寻位置联合研发的“北斗智能接地线模组”正式亮相,这条被赋予时空智能基因的“生命线”,正成为守护电网作业安全的“数字哨兵”。

  传统接地线管理长期依赖人工记录与现场检查,存在监管盲区,被业内称为“盲管”。而新问世的北斗智能接地线通过内置定位通信模块,让每一条接地线都具备了厘米级定位能力。它们不再是被动工具,而是能与“电网一张图”实时对话的智能终端,其状态与位置在系统中一目了然。

  “接地线的挂接流程复杂,体力消耗大,任何疏漏都可能埋下致命隐患。”研发团队负责人透露。这款智能接地线配备了挂接感应和接地感应双重模块,如同两位严谨的“安全监督员”,能实时识别虚挂、漏挂、顺序错误等异常操作,第一时间发出声光警报,并在后台同步预警。

  研发之路充满挑战。千寻位置工程师李永杰表示,团队历时两年攻关,仅解决数据每分钟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与解析准确性难题,就与客户协同打磨了近一年时间。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最终让北斗智能接地线真正融入了电网作业流程。

  效率提升同样显著。过去需要50分钟人工开具的工作票,如今在App上调用“电网一张图”,1分钟内即可自动生成。这不仅是一场效率革命,更大大降低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

  目前,这支“智慧哨兵”队伍已在新疆、江苏、浙江、四川、甘肃等地的电网现场投入使用,即将走向全国。未来,研发团队还将引入大模型AI技术,实现对不同风险的分级管理,进一步提升电网管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水平,为万千电力工人筑起一道坚实而智慧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