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聋人小哥创业逆袭记 暖心大叔“饼”肩相助
时间: 2025-11-07 来源: 作者: 记者 杨丽竹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同学,买烧饼吗,好吃又不贵,来一个尝尝吧!”傍晚五点,位于康乾街道联合村的夜市逐渐热闹起来。在各色香气四溢的摊位中,“大宇先森梅干菜扣肉饼”前已排起了队。紧邻的“陈味烟火糖水铺”老板陈建华,一边忙碌自家生意,一边帮相邻摊位招呼顾客,成了夜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暖心场景的背后,是一段始于困境的邻里情。陈建华回忆,起初在桥边摆摊时,隔壁的聋人摊主沈建飞常来买绿豆沙,即便陈建华执意不收钱,沈建飞也坚持付款。渐渐地,陈建华注意到沈建飞经营的意面生意并不理想,“一天只能赚几十元,品类小众、出餐慢,加上沟通不便,让他很难打开局面。”于是,陈建华主动建议他改卖烧饼——制作简单、不需要复杂交流,更贴近夜市的需求。起初沈建飞有些犹豫,但经过几次沟通,他终于敞开心扉,聊起了自己的情况。

  原来,沈建飞3岁时因高烧失聪,从此生活在无声世界中。为了支撑家庭,他白天奔波送外卖,晚上出摊创业,一心希望通过小生意改善生活。沈建飞告诉记者,他尝试过卖柠檬水、卖意面,生意却始终平平。转机出现在今年10月,他与隔壁老板陈建华相识相熟。在陈建华的帮助下,他来到杭州陈建华朋友的烧饼店里,免费学习梅干菜扣肉饼的制作,回来后果断转型。“尝过味道后,我对自己有了信心,”沈建飞通过文字表达,“成本合适,学生也喜欢,一张饼卖6元,每天能卖80到100张。”

  口碑在食客中渐渐传开,而暖心的故事更是通过网络传向了更远的地方。陈建华将沈建飞认真做饼、送外卖、与顾客互动的场景拍成短视频发布到网络,引发了不少关注。不少学生和周边居民看到视频后专程赶来,用实际行动支持这位默默努力的摊主。顾客关思莹说:“我就在附近工作,经常来买他的烧饼,饼又脆又香,肉也不腻,我很喜欢。”学生小吴表示,自己早就听说这里有烧饼摊,这次特意来购买,“远远就闻到饼的香味,果然没失望。”

  如今,沈建飞的日均营业额从原来的一百多元增至四五百元,生活压力得到明显缓解。而这份邻里间的善意,也在夜市中不断传递。通过陈建华的视频,一位莫干山民宿老板专程来到夜市,表示愿意为沈建飞提供免费摊位,希望借助更多流量帮助他增收。

  面对来自各方的帮助,沈建飞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感激,却将每一份善意铭记于心。他特意写道:“真心感谢陈总,让我生意越来越好。”

  夜幕下,烧饼摊前的顾客越聚越多,暖黄的灯光映照着忙碌的身影,也照亮了一段由市井烟火中生长出的温情故事。在这喧闹而平凡的夜市里,真诚与互助仍在悄然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