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不及了,一定要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近日,“浙里办”平台收到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这封感谢信背后,是一个发生在新市镇综合服务中心的暖心故事。
日前下午4时35分左右,施女士带着两个孩子,从东边的小门急匆匆跑进新市镇综合服务中心,神色焦急。原来,施女士接到了学校老师的电话,说孩子的身份证已经过期。
“下周孩子要去市里参加体育比赛,就要上交资料了,没想到会出这样的岔子。”施女士表示,因为孩子平时很少会用到身份证,自己也没有关注过身份证上的时间期限,就想着能不能去办理一张临时身份证。“孩子期待这个比赛很久了,不想让他留下遗憾。”
由于时间紧迫,施女士从公司出发,在学校接上孩子后就赶往综合服务中心,但到达时已是下班时间。按照常规工作流程,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公安窗口的户籍系统也已经关闭。“灯已经关了,大厅里的工作人员基本都下班了。”
然而,当天的大厅里还有两名工作人员,恰巧正属于公安户籍窗口。施女士说明情况后,两人立即重新打开电脑,登录了系统。
“那天正好有些工作还需要收尾,没想到就碰上了。”县公安局新市镇派出所辅警单晓娟和徐超说。因为办理临时身份证,需要联系政务服务工作科进行确认,为了尽快帮施女士解决难题,两人分头行动,一人拍照、一人办证,全程仅用了10多分钟的时间,一张临时身份证就交到了施女士手中。
“原来都说‘浙里办’高效,没想到自己这次亲身体验了一次。”事后,施女士对两位工作人员十分感激。因为不知道两位工作人员的姓名,她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上传到了“浙里办”。
短短10分钟的“延时服务”,不仅是“浙里办”服务效率的体现,更是德清政务服务从“便捷”到“暖心”的升级。“只是一件小事,没想到施女士一直记在心上,我们也很感动。”单晓娟和徐超说。
“这封感谢信,对我们既是肯定,也是鞭策。”县公安局新市派出所副所长叶志庆说,这次事项办结后,新市派出所将继续努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贴心的服务队伍。对群众的咨询和求助,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让每个人都是一张“服务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