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二十余年的小区,很多面临着管道老化、设施陈旧、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近日,武康街道对2000年前后建成的老旧小区启动综合改造工程,覆盖丰桥、千秋等多个社区,惠及7112户居民,周期三年。此次改造既是城市更新的关键一步,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面子”要新,“里子”更要稳。二十多年的老小区,外表旧点还能忍,可经常水管漏水、电路跳闸、下水道堵心,这谁受得了?改造中,外墙刷新、楼道变亮只是“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水电管网全升级、排污系统大疏通等方面,这些平时看不见的“里子工程”,恰恰是很多住户日常的烦恼。因此,改造必须直击痛点,将资金和精力更多投向这些隐蔽性工程,切实解决居民的“心病”。
  改造听居民的,才能“改到心坎里”。每个小区情况不一样:有的老人多,需要多些无障碍通道;有的车多位少,停车要靠“抢”……这些问题的答案,居民最清楚。实行“百姓点单、政府买单”,以居民意愿作为项目启动前提,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等阶段,应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只有让居民成为“参与者”而非“旁观者”,改造结果才能符合大家期待。
  改得好,更要守得住。老小区最怕什么?改造时轰轰烈烈,没过两年又回到“脏乱差”。没有物业,垃圾谁清理?设施谁维护?改造完成只是第一步,后续管理必须跟上!是引入物业公司,还是推动居民自治?这些问题必须未雨绸缪,通过政府、社会、居民三方合力,建立责任明确、良性互动的管理机制,让旧小区不仅“焕新颜”,更能“长保鲜”。
  一座城市的温度,不只体现在高楼大厦,更藏在那些历经岁月的老小区里。此心安处是吾乡,期待此次改造惠及更多群众,这才是“幸福德清”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