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扫码领“劳动津贴”? 警惕针对“打工人”的诈骗陷阱
时间: 2025-10-22 来源: 作者: 首席记者 倪忆雪 通讯员 钱俊瑶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近期,各类“劳动补贴”申领信息在网络平台频繁出现。有不法分子冒充企业、人社部门工作人员或亲友等身份,通过网络渠道发布所谓“发放补贴”的信息,诱导“打工人”点击钓鱼链接、填写个人敏感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进而实施诈骗。近日,阜溪街道居民陈先生就险些落入此类陷阱。所幸警方及时介入阻止了他的操作,帮助他避免了经济损失。

  事发当天,德清县公安局阜溪派出所接到上级平台推送的涉诈预警信息:辖区居民陈先生疑似正遭遇冒充好友类诈骗。预警组迅速响应,一边电话联系陈先生,一边立即赶往其所在地。

  “这是我同事发来的二维码,怎么会是假的呢?”见面后,得知预警组来意的陈先生十分惊讶。据陈先生描述,当天公司同事“小邱”通过“钉钉”发来一条带有“社保局工资补贴”字样的消息,称企业在职人员均可申领“二季度个人劳动津贴”。

  陈先生信以为真,未进一步向同事核实,便在“支付*”APP中扫描了该二维码。随后,页面跳转至一个名为“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网站。点击“立即申报”后,陈先生按要求填写了身份信息、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信息。就在他准备继续输入银行卡密码和余额时,预警组的劝阻电话及时打断了他的操作。

  “您申领的是补贴,为何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和余额?这极有可能是诈骗分子冒用您同事身份发送的信息。一旦输入密码,卡内资金将面临被盗风险!”见陈先生仍对骗局深信不疑,预警组建议他立即联系同事核实情况。经确认,同事的电脑此前中毒,并未发送过此类信息。陈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连声向预警组表示感谢,正是他们的及时介入,保住了其银行卡内的2万余元余额。

  警方提醒:

  请广大市民注意,上网时切勿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文件,严防木马病毒窃取个人信息或盗用账号。长时间离开电脑、手机等设备,务必及时退出账号,避免被他人恶意操作。若线上好友发来涉及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的内容,一定要通过电话、见面等其他渠道主动核实真实性,切勿轻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