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塍头村绘好“和美”新篇
时间: 2025-10-15 来源: 作者: 记者 沈烨冰 通讯员 姚萍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驱车驶入钟管镇塍头村,龙溪河水波光粼粼,两岸绿意盎然。谁能想到,这个宁静秀美的村庄,曾被列为2024年度“后进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外来人口管理难、环境卫生问题突出……一道道难题曾经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村庄发展的脚步。然而,短短一年,一场深刻的蝶变正在这片2.6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悄然发生。

  塍头村,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资源有限,发展一度滞后。2024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仅134.56万元,有限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八合物业”投资和老村委出租,内生动力不足。与此同时,因南接乾元新材料园区,大量农房出租吸引了900多名外来人口,社会管理和环境卫生压力骤增。“那时候,村里公共事务推进慢,环境问题反复,我们看着也心急。”一位老党员回忆道。

  转变从确立“龙溪河畔、和美塍头”的发展定位开始。今年以来,在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永强的带领下,村里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提升方案,而突破口就选在了干部队伍建设上。“我们以‘强村志’为精神指引,建立了村级重点事务全员领办机制。”范永强介绍,“6名村干部主动认领了9个村级重点项目,立下‘军令状’,确保‘一个项目、一名村干部、一抓到底’。”目前,已有2个项目按期完成。

  其中,“乾元新材料园区80.9亩征地”和“县天然气中转站15亩征地”被列为“担当破难”项目。“这两个项目事关全县发展大局,任务重、时间紧,正是锤炼我们干部队伍最好的‘磨刀石’。”范永强语气坚定,“在服务中心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村干部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的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站在正在施工的公寓房项目工地前,范永强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这个总投资约230万元、规划4层1120平方米的公寓房,在县建设局的指导下已于6月底启动施工,预计12月中旬完成建设。“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5~30万元,我们力争2025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70万元!”这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塍头村打破依赖传统租金模式、迈向自主“造血”的关键一步。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塍头村更将人居环境提升作为夯实“全域美丽”的基础工程。

  漫步村中,以往杂物乱堆放、卫生死角多的现象已大为改观。上半年,村里完成了垃圾中转站设施设备的提升,推进了全村的绿化修剪和补种工作。下半年,道路亮化工程也已提上日程,预计全年人居环境投入将达16万元。

  此外,村里还引入了第三方专业公司,承包整个村庄的环境卫生工作,并初步建立了村委与第三方协同管理、监督考核的机制。“我们还实行村干部包片走访制度,常态化地加强村民和流动人口的管理,从源头上减少环境乱象的滋生。”范永强补充道。

  对于这些变化,在村里住了大半辈子的村民姚水荣感受最深。“以前村里卫生靠突击,现在天天都干干净净!你看这路边的花草多好看,路灯也快装起来了,晚上出门散步心里都亮堂。”姚水荣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感觉我们塍头村越来越有精气神了,像个现代化的新农村!”

  从集体经济乏力到谋划长远“造血”,从管理困境到探索协同治理新路,从环境问题突出到追求全域美丽……在“龙溪河畔、和美塍头”的蓝图指引下,塍头村这个曾经的后进村,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一个更具活力、更加富裕、更富魅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