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青年“留下来” 游客“走进来” 且看新琪村如何让“流量”变“留量”
时间: 2025-10-15 来源: 作者: 记者 徐晟昱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傍晚时分,德清县康乾街道新琪村舞阳街边,“Sayhi”西海咖啡馆逐渐热闹起来。27岁的店主吴聪聪将一杯刚做好的咖啡递给客人,窗外鱼塘波光潋滟,树木随风轻摇。

  “去年退役回来,感觉村里大不一样了。”吴聪聪对此感触颇深。过去,这只是条普通的村道,虽靠近公路,但车流稀疏。变化始于前两年启动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随着石山圩至舞阳街路面拓宽工程竣工,道路更畅通、标识更清晰、沿线更美观,沉睡的村庄活力被激活。

  看中机遇,吴聪聪与弟弟潘禹辰一拍即合,在路旁闲置地块打造了这间咖啡馆。夜幕降临,咖啡馆旁的空地便架起烧烤架,烟火气升腾。与之相邻的,是利用农房改建的“西海人家”民宿餐饮,业态互补、相得益彰。“现在从城里过来不到20分钟,很多客人都是看了社交媒体的分享专程而来。”

  距咖啡馆不足两公里,“山海寻野”农场主理人郑一丹正盘点近期营收。自10月2日试营业以来,农场已接待多批来自杭州、江苏及上海的游客。场内,罗氏虾垂钓池、烧烤区点缀田间,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片13亩的家庭农场租赁区。

  “让孩子体验种植乐趣,品尝亲手种的菜,形式很新颖。”来自杭州的赵先生在此租下40平方米土地,带着孩子种下生菜和萝卜。次日,上海的施先生也租下20平方米。郑一丹介绍,未来农场将聘请村里老人参与日常管理,这种“代管式”模式,既圆了城市居民的田园梦,也为村内长者创造了就业机会。

  中午时分,“山海甜也”餐车在“山海面馆”旁的大草坪前排起长队。主理人谢诗红一边榨着果蔬汁,一边招呼熟客。作为新琪村本地人,她在康乾里步行街经营甜品店已近一年。

  “‘山海甜也’与旁边面馆的主食形成了完美互补。”谢诗红说,“很多客人用完餐会顺道买杯饮料,现已形成稳定客群。”

  从集装箱咖啡馆、共享农场到移动餐车,层出不穷的新业态背后,是青年返乡创业的时代浪潮在涌动。

  “我们不止于一杯咖啡,更希望‘山海’系列能构建一种多元立体的文旅体验。”康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不同业态的错位布局与时间衔接,新琪村正努力将游客的“片刻驻足”延展为“深度体验的一日停留”。

  未来,新琪村将继续以青年创业为引擎,通过业态创新打造全时段、多维度的消费场景,推动乡村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跃迁,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而可感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