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园造得真漂亮,周围环境也好,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景区。”在雷甸镇东新村泽畔水韵公园里,村民谈火根拉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姜应华的手,激动地说,现在村里的环境一点不比城里差,村干部为大家干了一件实事、好事。
要说东新村的变化,最直观的就是基础设施的提升。近日,村综合服务楼正式启用,全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空间也正式对外开放。大楼启用当天,不少村民走进其中,对眼前窗明几净、功能齐全的新环境连连称赞。不同的活动室里,村民们根据各自喜好,参与着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的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制作点心;有的在义剪服务点排队,享受公益理发;还有的聚在健康讲座现场,认真学习健康知识。“以前村里的活动空间比较少,大伙儿总觉得空下来没事干。你看现在,下棋、跳舞、做手工,随时都可以来,日子有意思多了。”村民陈阿彩笑着说。
将传统的农业小村做大做强,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智慧与决心。位于雷甸镇西南侧的东新村,其发展曾因基础弱、底子薄而“步履蹒跚”。近几年,东新村选择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与村庄环境整治,为后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基础设施的升级,只是东新村“筑巢”的第一步。这座综合服务楼里,还精心打造了一个“青创空间”,旨在为返乡青年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碰撞思想的舞台。“村里把‘巢’筑得这么好,我相信在外的‘雁’自然会回来。”姜应华的话语中充满了笃定。
当然,村庄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村干部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村集体资源仍不丰富,经济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为此,闲置的旧党群服务中心将于下半年启动装修改造,并通过公开出租的方式,将其转化为一份稳定的村集体收入。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基。目前,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项目已在东新村落地生根。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实现蛋鸭存栏20万羽,年产值高达1亿元。这不仅将带动本村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更将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增收。
目光向前,村里的规划并未止步。未来,东新村将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积极谋划乡村新业态。特别是借助毗邻莫干山机场的独特区位优势,计划联动打造特色研学基地,以此带动周边餐饮、民宿及特色农产品销售,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走在村间路边,我们可以看到“东韵焕彩千家秀,新业兴荣万户欢”“诗意田园,好客东新”等精心打造的文化墙与宣传语。随着一项项规划从蓝图落地为现实,这些语句,已从墙上的愿景,融为了村庄的日常风貌与村民的真心认可,如同一份沉甸甸的宣言书,宣告东新村已迈出走向农文旅融合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