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金鹅山村绘就文明乡风新图景
时间: 2025-10-13 来源: 作者: 记者 徐晟昱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在康乾街道金鹅山家园的“邻聚里”党群驿站里,一场由村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表演正在温情上演。越剧《心连心》婉转的唱腔还未落下,舞蹈《我爱你中国》便翩跹登场,紧接着,《灯火里的中国》旋律流淌……台上演员是邻里乡亲,台下观众是左邻右舍,交织出一幅乡风和睦、文化生根的温暖图景。

  当天临近中秋节,村里还给现场的每户人家都分发了月饼。月饼的甜,不只是舌尖上的味道,更是日子越过越甜、精神越来越富足的写照。

  62岁的胡金绿刚跳完舞,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光彩:“以前住在老村,没有这么多场地跳舞,现在不一样了,东区西区都有活动室,‘村晚’前我们也天天凑在一起排练,心里特别满足。”

  2022年,康乾街道金鹅山村完成了1632套安置房的分房工作,并开始大力推进文化阵地建设。

  金鹅山家园东区和西区,如今遍布着文化礼堂、幸福邻里、蜻蜓舟公园、党群服务驿站等一系列公共空间。这些场所不仅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去处,更是艺术浸润日常、文明滋养人心的“土壤”。村里排摸整合了一批像童宝松、潘建华、沈建平这样的“能人”,免费开设舞龙、绘画、写作等文艺培训班。

  在“童宝松工作室”,省级非遗“桑叶龙”得以传承与创新。片片桑叶为鳞,竹篾为骨,一条轻巧灵动的龙在老人手中“活”了起来。而从老漆匠“跨界”成为农民画家的潘建华,正带着孩子们描画荷塘。在他的笔下鱼儿栩栩如生,荷叶田田。“我想把村里的风光都画下来,让后代记得住乡愁。”潘建华说。

  在金鹅山村,还有每年一度的“敬老节”,让孝亲敬老成为全村的自觉风尚;农家书屋里,村民静坐读书,发展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村歌《龙舞金鹅》被广泛传唱,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一场文艺汇演,背后是一个村庄从“安居”到“乐业”再到“悦心”的文明进阶。金鹅山村也正以这样的文明新风,焕发出绵延不绝的生机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