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香榧成熟。9月26日上午,在舞阳街道山民村,73岁的种植户王奕忠开始采收精心照料了近20年的香榧果。不同于大型种植园的规模作业,这里的收获场景显得格外质朴而温馨。
低矮的香榧树就散布在房前屋后的竹林边。伸手可及,老人从容地将一颗颗青绿色的果实采入篮中。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稀有干果,其生长过程堪称一场漫长的等待。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整整3年时间,因此被誉为“坚果界的黄金”。走在林中,可以看到同一棵树上,往往同时挂着大小不一的果实,这也意味着采摘时必须格外小心,以免影响来年的收成。
“香榧采摘要看准时候,一定要等到果皮自然裂开一条缝,味道才是最好的。”王奕忠介绍说。2003年,他在自家屋边的竹林里开辟出4亩地,种下百余棵香榧苗。这种树木生长缓慢,通常要6至7年才能进入丰产期,需要的是长久的耐心。如今,在山民村,像他一样坚持种植香榧的村民有十几户,全村共有香榧树500多棵。
采收只是第一步。青绿色的香榧鲜果不能直接食用,还需经过堆沤后熟、清洗、晾晒、炒制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变成市面上常见的黑色干果。王奕忠预计,今年能收获鲜果约750公斤,加工炒制后能得到约150公斤干果。“如果按老办法慢慢加工,一批干果从采收到炒制完成,要25天左右。”尽管工序烦琐,但好产品不愁销路。部分干果由村里熟客购买,更多的则通过他儿子的网络平台销往各地。“味道好,回头客就多,销得特别快。”王奕忠笑着说。
从一棵树苗到餐桌上的零食,香榧承载的是时间与人情的重量。对于王奕忠和村民们来说,这些树木不仅是经济来源,更是与土地、与家庭、与未来相连的纽带。在这片安静的山村里,一年一度的采收,是对漫长守候的回报,也是生活踏实向前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