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领导活动 >> 县委领导 >> 王波
文字:   打印

深耕改革试验田,德清乡村振兴“出圈”!
时间: 2025-09-24 来源: 作者: 记者 董华 蔡俊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昨天上午举行的第八届莫干山会议开幕式上,县委书记王波在主旨演讲环节以《深耕农村改革试验田争当乡村振兴展示窗》为主题,围绕德清统筹抓好“稳粮”与“增收”作经验分享。

  在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如何实现“稳粮”与“增收”的双赢是关键。王波表示,德清以土地空间优化集成为牵引,以产业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构建“农村整资源-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链路闭环,初步探索形成“稳粮”与“增收”双赢路径。

  农村整资源让土地空间更高效利用

  德清“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地貌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规模化、高效化、现代化发展。从去年开始,我县创新实施全域要素集成改革,以土地要素整合撬动空间重塑与资源盘活,让空间布局精准适配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实施过程中,我县推进全域整田,以“百千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为抓手,通过田块归并等举措,实现小田变大田、散田变整田、薄田变良田。其次,让权地变活,将零散的土地流转至集中的经营主体,保障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现代化转型。正是通过这两步走,我县净增耕地1.86万亩,完成建设连片耕地4.59万亩,新增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套合面积2.3万亩,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优质项目的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增效益让乡村产业创造更多价值

  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技术为全县200余台智能农机导航,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精准作业。硬核科技扎根我县沃土,让我们看到土地空间与农业新质生产力需求对齐,就能打开价值增长新空间。

  近年来,我县用心做好规模经营、科技赋能、品牌建设、延链拓链四篇文章。围绕“高效种粮”,改进推广“早稻-青虾”“晚稻-小龙虾”等10种“水稻+”综合种养模式,有效兼顾了粮食安全与效益增收;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孵化培育135家农业科技企业;聚焦“土特产富”全链,把淡水水产、新质粮油、莫干黄芽等一批乡土产业品牌化转型作为增效增收渠道;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把创新经济植入新模式新业态,促进链条延伸、三次产业融合。2024年,全县乡村产业收入390亿元,连续6年增长10%以上。乡村旅游接待2047万人次,同比增长10.5%。

  农民增收入让共同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不仅要做大蛋糕,更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分好“蛋糕”。我县通过引入市场主体,对闲置农村资源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提升农村资源流转收益水平;结合青虾、茭白、黑鱼等“土特产”发展,创新“专业大户+低收入家庭”合伙模式,建立残疾人等低收入人群创业帮扶基地;引导村集体、农户以自有资源资产等形式,入股市场经营主体,并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村集体和农户财产性、经营性收入。

  一系列创新制度、精准举措之下,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2万元、增长7.2%,连续三年,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经营性收入90万以下行政村全面消除。

  创新无止境,改革无穷期。接下来,我县将充分发挥“莫干山会议”在助力思想解放、发展解难、成果解码方面的作用,以更大力度深化农村改革,努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探索更多经验样本。